-
让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具客家地域特色
-
作者:廖武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众性文化活动 客家 地域特色 山歌文化 广东
-
描述:自身经济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在追赶文化潮头时显露出些许的疲态和弱势,但它终归是要汇入文化大潮流之中。不可否认,经济一体化的力量能够促使群众性文化活动兴旺发达,但是,同时它也能打磨和显现客家山歌群众性文化的地域个性。在新的时期、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张扬群众性的客家山歌文化的地域特征,的确是令
-
岭南民间艺术汇演异彩纷呈
-
作者:晓文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岭南 曹淳亮 文化厅 广东 男中音 演出活动
-
描述:”歌声连连……由广东省文化厅、广州市文化局共同主办,广东省群众艺术馆、广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广州天河区、越
-
似是而非:粤北“山茶花”的联想
-
作者:甘克宏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粤北采茶戏 客家话 山茶花 演出 客家地区 农村乡镇 观众 知识文化 传统剧目
-
描述:压力下,有些专业采茶剧团改用普通话演出,而客家地区群众以罢看抵制改用普通话演出的采茶戏。剧团眼看此路不通,又改为两条腿走路,即在农村乡镇演出用客家话,到县城、工矿演出用普通话。这样的社会效果也不妙
-
地方剧种中方言的艺术张力
-
作者:童爱娜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剧种 艺术张力 20世纪50年代 方言 语言构成 群众语言 山歌剧 地方戏曲 地方特色 生活气息
-
描述:为,除了其意韵独具的地域音乐外,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山歌文学在艺术表演中的巧妙运用,也是其中,—个重要的方面。客家方言是客家人民智慧的展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群体的审美倾向,可以说,语言艺术运用的好坏,决定山歌剧目的成功与否。
-
一位导演的品格与一台新戏的诞生——记山歌剧《山寨红灯笼》导
-
作者:肖伟光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剧 导演系 艺术表现形式 山寨 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 艺术功力 梅州市 客家舞蹈 排练场
-
描述:二十多天排出一台新戏,并获得领导、专家、群众的广泛好评,这在梅州市山歌剧团是前所未有的。说起七场山歌剧《山寨红灯笼》的成功,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请了个好导演!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杨关兴教授已在全国执导20多个
-
客家文化的瑰宝——客家山歌
-
作者:廖小荣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文化 山歌剧 社会性 历史渊源 客家人 历史性 艺术性 时代性 古代文明
-
描述:客家文化的瑰宝——客家山歌,是文艺百花园中的山茶花,为全球一亿多客家人所喜爱。客家山歌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具有承接古代文明的历史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
宣传改革开放 提高交流质量——1997年广东对外文化交流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外文化交流 流质量 艺术交流 改革开 文化代表团 艺术团体 合唱团 澳大利亚 客家山歌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
描述:1997年,我省派出和引进的双向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成绩喜人。全年共派出各类文化艺术团组350批、4545人次,出访2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派出的艺术团体有地方戏曲、杂技、魔术、少儿艺术、交响乐、
-
客家山歌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特色
-
作者:罗锐曾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文化底蕴 艺术特色 《人境庐诗草》 客家地区 爱国诗人 普通百姓 艺术风格 客家人 黄遵宪
-
描述:使臣黄遵宪曾称赞客家山歌是“天籁之音”,并慨叹“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于是把山歌也辑录进他的《人境庐诗草》中。普通百姓的喜爱,文人学士的称羡,千百年的流传,这一切都缘于客家山歌有其浓浓的乡土情韵,深
-
民间艺术绚丽多姿——“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之“岭南民间艺术
-
作者:陈宏道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国际旅游 文化节 广东 岭南 中心广场 艺术队伍 广州市
-
描述:包括潮州音乐、粤曲演唱、桩醒狮、汕尾渔歌、客家山歌表演等,让广州市民充分领略了难得一见的岭南民间艺术风
-
飞越海峡的彩虹
-
作者:许启文
期号:第2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文化艺术交流 台湾 海峡两岸 客家文化 潮汕文化 交流活动 合唱团 出土文物 改革开
-
描述:广东与台湾,除有地缘,还有人缘,台湾的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均源于广东。广东正是充分发挥其地缘、人缘优势和文化传统优势,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加强与台湾文艺界的广泛接触及联系,努力开拓赴台交流渠道,积极促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近12年来,粤台文化艺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