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668)
期刊(1841)
学位论文(857)
会议论文(93)
视频(78)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668)
期刊 (1841)
学位论文 (857)
会议论文 (93)
视频 (78)
图书 (9)
按年份分组
2015(78)
2014(2447)
2013(574)
2012(569)
2011(553)
2010(471)
2009(284)
2008(219)
2003(17)
按来源分组
其它(939)
梅州日报(737)
香港文汇报(139)
客家研究辑刊(128)
深圳侨报(50)
源流(7)
荣誉杂志(2)
农产品市场周刊(2)
粤北乡情(1)
资讯传播学报-跨媒体资讯科技(1)
台灣6體江西客家行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日,由台灣《新新聞》周刊董事長周天瑞帶隊,包括台灣《新新聞》周報、無線衛星電視台(TVBS)、東森電視台、中天電視台、中國時報、台灣「中國廣播公司」6家台灣體,10位記者組成「台灣記者江西客家行」採訪團赴江西採訪,本次採訪歷時一個星期。在贛期間,採訪團深入江西的南昌、吉安、贛州3個市。■本報駐江
破健力士 千人合唱客家山歌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山歌特出名,條條山歌有妹名。條條山歌有妹份,一條無妹唱唔成。」這是一首在梅州客家地區廣為流傳的山歌。客家山歌自古流傳至今,長盛不衰,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已成為梅州客家風俗的一種象徵。客家人愛山歌,皆因山歌可以解乏、抒情、言志。據專家考證,客家山歌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是客家人長期勞動和生
族群的认同与重构:客家为例
作者:赖广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族群认同  客家  社会关系 
描述:式对于族群认同之间的逻辑关联性。 族群认同是个建构的过程,但主观的建构必然要建立于族群性因素的构成之上,并且受到客观环境和他族关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客家因其与其他汉族族群的同质性太强,族群认同只停留在文化的层面上,只有文化层面的诉求。族群认同的起因产生于边界的模糊与争执,族群边界的澄清须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内是族群本身的内在特征,也即本族群的构成要素;外是他族与我族的关系、他族对我族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族群间的互动。族群的认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事实作支撑的,族群认同很大程度上都是象征的、情感的、原生的或非理性的,同时也是受现实社会里的政治和各股社会力量的影响的。反经济逻辑的象征资本的获取过程,是非理性的、情感的,它能激动、聚合那些可能枯槁、涣散于利益算计的人心和“亲情”,但人们最终又能利用象征资本获得物化资本或者其他形式的利益,如荣誉、名望和尊严。
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 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作者:周雅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回應性評估  客語生活學校計畫  政策利害關係人 
描述:動客語生活學校督導評核要點,歸納建構出五項評估指標和十七個評估標準,五項評估指標為(一)目標計畫達成度;(二)政策設計適當性;(三)顧客滿意度;(四)參與率;(五)客觀公正性。研究方法對行政人員
女性創業家精神研究—天成醫療體系個案為例
作者:張育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創業精神  女性創業家  醫療事業 
描述:是個充滿專業並男性為主導的職場,女性往往只是扮演支持性的角色。但在本個案發現,初期創業到後續經營的整個過程,經營者都會面臨相當大的困難與挑戰。本研究的創業家一個完全沒有醫療事業經驗女性,能夠從鄉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客家拜新丁為例
作者:戴正倫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換過程,可進行深度的了解。本研究大致上分成兩個部份來論述:第一個是以廟中準備儀式事宜的狀況、以及儀式的展演過程,儀式作為身份轉化的機制,他是如何在儀式中轉化,儀式在漢人社會代表了何種意涵?除了儀式的觀察是為本研究的焦點所在,另外一個部份是家戶間、與社區間、與跨社區間的交換行為為觀察對象,他所呈現的交換新丁粄的狀況,可以了解到新生兒身分藉由交換新丁粄再確認;也可以從發送新丁粄的交換當中,觀察出團體的界線改變的與否,以及觀察出發送者的人際網絡關係。
仪式中身份的转化:客家拜新丁为例
作者:戴正倫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丁粄  客家  拜新丁  交换  仪式 
描述:換過程,可進行深度的了解。本研究大致上分成兩個部份來論述:第一個是以廟中準備儀式事宜的狀況、以及儀式的展演過程,儀式作為身份轉化的機制,他是如何在儀式中轉化,儀式在漢人社會代表了何種意涵?除了儀式的觀察是為本研究的焦點所在,另外一個部份是家戶間、與社區間、與跨社區間的交換行為為觀察對象,他所呈現的交換新丁粄的狀況,可以了解到新生兒身分藉由交換新丁粄再確認;也可以從發送新丁粄的交換當中,觀察出團體的界線改變的與否,以及觀察出發送者的人際網絡關係。
台灣文化設計的探討與分析─美濃為例
作者:陳祥鈴 李福源  来源:设计进化论2006国际设计研讨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美濃文化 
描述:,透過美濃傳統文物、生活方式、生態以及精神上的深入探訪,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文化設計的分析方法,以供後學進
当代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关系之重建:侨乡福建永定下洋镇为例
作者:罗志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人  下洋人  祖籍 
描述:东南亚和永定的“下洋人”在内的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关系纽带的发展与演化。 本文结合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运用第一手的资料,永定县下洋镇为个案,从近现代以来世界发展变迁的历史脉络切入,具体地讨论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红色娘子”——中央苏区妇女为主体
作者:李雪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红色娘子  社会活动  精神世界  中央苏区妇女  结构性形象 
描述:探究中央苏妇女在客家传统文化与苏维埃政权制度互动下的婚姻生活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探究中央苏区妇女在苏维埃政权框架下教育权益、参政权利的落实,以及她们在苏维埃世界里的社会生活,进而揭示她们在苏维埃社会里的精神世界,以期建构“红色娘子”的结构性形象。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央苏区“红色娘子”在国家制度范围内参与了社会的改造与建设,从而实现了以往女性所无法实现的“社会人”的权与责,但她们在自身发展上仍存在盲点;她们树立了一种被定格为效仿的“典范”形象,却为之烙下了无法抹去的精神苦难与生理伤残。革命在它可能的最大限度内解放了妇女,而国家却在这一解放历程中完成了对妇女的全面控制。因此,中央苏区“红色娘子”的“社会性别”确定是被动的,她们仅仅是依托外在的制度体系要求“解放”,并非内心“觉醒”而要求“恢复”世界。在革命形势之下,苏区妇女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她们关注的不是自身,而是政治,她们只是搬用男性的斗争形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