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过程: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
-
作者:梁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记忆 重构 旅游开发 文化资本化
-
描述:旅游开发的过程,运用“符号”、“仪式”、“场”等概念工具来分析社会记忆何以能够转化为“资本”,如何转化为“资本”。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洛带与洛带的历史记忆,主要介绍了洛带旅游开发中调用的迁移记忆
-
“姐妹花”编客家山歌颂生活唱了40多年山歌的杨圣玉杨来珍最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姐姐杨圣玉在舞台上演唱客家山歌。 本报记者陈秀峰 摄
祖籍河源市龙川县的杨圣玉、杨来珍姐妹俩,从10多岁起就开始唱客家山歌,如今40多年过去了,退休后的姐妹俩重新加入到演唱客家山歌的行列中,从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也为弘扬这一本土文化艺术发挥着余热。
妹妹杨来珍
自编自演山歌赞陈江颂
-
《客家名镇客家村》跋
-
作者:马卡丹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这个集子,只收入四篇长些的文字,还有数十祯照片。
并非为了赶时髦,追求所谓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也不是文字少了图片凑,飘飘然于高产的幻觉中。这些年习惯于写作那些短小的千字文,以为这才是散文的正宗,往往为了文字的“精炼”,许多创意只露了个头,未及展 开便匆匆收束,常使我心不畅。我的多数文字,都是这
-
对客家山歌歌词的系统功能分析
-
作者:吴卓丹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系统功能语言学 语域 语篇体裁
-
描述:主题山歌,用于描述现象和日常生活;关系过程和行为过程在构建山歌歌词的语义意义中起了重要作用;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极少在山歌中被使用。通过语气和情态分析表明:陈述语气在山歌歌词中大量使用,用于描述歌唱者
-
川西平原古镇的社会文化变迁
-
作者:林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川西古镇 客家文化 社会文化变迁
-
描述:的文化变迁理论为解释框架,以成都平原东部的洛带镇社会变迁为个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洛带镇的政治制度的变迁深刻的影响着乡镇社会的生活,从洛带镇权力结构的更替、管理体系的建立与
-
地域文化与中国山水画
-
作者:周华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中国山水画 南北宗 湖湘文化
-
描述:分析,探讨以自然山水作为描绘对象的中国山水画家在各自地形地貌、人文环境不同的前提下,画家在面向生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不同山水绘画格局。而作为湖南本土的山水画,虽然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一直处于边缘,寻找不到合理的定位,因而,对此方面的探讨有着很强的积极性和时代特点。
-
三代相传制作客家凉帽惠城区老人利桂雄谈家族凉帽制作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除了在一些偏远的客家乡村,客家凉帽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了。 本报采集
50多岁的利桂雄家住惠城区,他家从1938年开始做凉帽生意,到他这一代已是第3代了。利桂雄说,那时候,惠州居民少,不论走到那里,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个凉帽家族,即使是现在,惠州的一些老居民也还记得。如今,戴凉帽的妇女
-
客家茶艺
-
作者:钟茂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身处偏远山区,有喝茶习惯,并且常把敬茶当作招待客人的第一件事。古人陆羽要求泡茶的水“其沸如鱼目微有声”,客家人爱用“二沸、三沸”的老水滚烫冲下,端得一杯热茶来,客人拼命用手指头在桌上嘟嘟敲着,以示答谢,喝过又忙着干活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高,客家人喝茶较先前有了讲究。他们从潮汕等地引进
-
易学哲学与客家围龙屋
-
作者:冯秀珍
来源: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家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种骨子里的热衷,他们将周易的理念融入他们的生活,体现在在民居建筑中,客家民居是周易哲学文化的生活体现。
-
新客家妹唱响客家情 《非常6+1》入库选手报道三 访《非常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演唱中的李佳晋。本报记者杨建业 摄
■ 本报记者林 旭 唐嘉婧实习生于晓雾
在《非常6+1》惠州选秀的舞台上,有这样一位来头不小的选手,她曾获得广东龙门旅游形象大使冠军、北京高校英文歌曲大赛冠军、香港TVB全球华人新秀大赛深圳三强、“雅芳景计划”北京赛区冠军……她就是“要代表惠州人去央视献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