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5)
期刊(24)
学位论文(4)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5)
期刊 (24)
学位论文 (4)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28)
2013(9)
2012(8)
2011(5)
2010(5)
2009(4)
2008(4)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
其它(5)
中外文化交流(1)
江西画报(1)
大众文艺(1)
琴童(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
艺术百家(1)
华章(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独树一帜的客家瑰宝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石城灯彩。邱有平摄 石城灯会(也称石城灯彩)在南唐(公元953年)就已开始在民间盛行,距今已历千余年,是石城独特的民间艺术项目,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石城灯会闻名省内外,1992年石城县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灯彩之乡”。2008年“石城灯会(灯彩)”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石城方言中,
客家艺术花艳赣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南采茶戏经典剧目《茶童戏主》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赣县田村人刘盛涵在制作客家花灯。 流传至今的古代民间说唱艺术“宁都道情”。 赣南客家歌舞《禾杠舞》。 表现赣南百姓生产生活的客家高跷。 客家摇篮——赣南,以其保留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精湛的
异彩纷呈的赣南客家民俗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添丁炮”喜庆添丁之喜。 客家新娘娶进门。 宁都洛口镇南岭村百姓以竹篙火龙节庆祝秋收。 定南虎形围前瑞狮欢舞。 花开时节祭春神。 新春佳节期间,农民将客家灯彩送进城。 龙南杨村池塘里赛龙舟。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包括历史、姓氏
赣州将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南昌1月21日电记者胡晓军今天从江西省文化厅获悉,文化部已于日前正式发文,同意在江西省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赣州由此成为全国唯一的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和文
静守往昔的客家古村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密溪古村全景。 进入谨光鼎臣合祠的八字门楼。 赵丽春 杨锦辉 宋玉琳文/图 在离瑞金市九堡镇北偏东12公里处的凤凰山下,有三条小溪流经片村汇合于环溪水库,诗有云“一带密溪淌绿水,千寻松竹染红霞”,这个美丽的千年古村就是密溪村。 据《瑞金县地名志》记载,密溪的开基者为罗密峰,南宋咸淳
在赣南,保护客家文化渐次展开(观察)
作者:陆培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时光回溯到1700年前,有一群从北方长途跋涉的脚步在这儿止住,脚步的主人从此在这里安居乐业,他们就是我国客家的先民,为躲避中原的战乱,命运之神又让他们选择了扎根赣南。 从此,在赣南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客家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耕读传家,用客家人独有的文化方式,熏陶和哺育着新一代客家儿女茁壮成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围屋里的迎春魏玉敏摄 于都唢呐“公婆吹”特约记者康育生摄 客家文化是客家话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来说,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
让赣南客家文化大放光彩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南采茶戏经典剧目《补皮鞋》。记者郭智勇摄 □康诗俊记者幸菲菲 1月6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在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婺源县被列入跨地域(安徽、婺源)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江西省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无疑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客家与客家精神散论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位于赣州市龟角尾公园内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和纪念坛。 (图片由客家图片网提供) ■作者简介: 罗勇,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教授,专门史硕士点领衔导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兼任(香港)国际客家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