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26)
报纸(313)
学位论文(182)
会议论文(12)
视频(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26)
报纸 (313)
学位论文 (182)
会议论文 (12)
视频 (5)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5(5)
2014(392)
2013(69)
2012(78)
2011(73)
2010(57)
2009(37)
2008(57)
2005(8)
1999(2)
按来源分组
嘉应学院学报(15)
龙岩学院学报(5)
传承(2)
安徽文学(下半月)(2)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
南北桥(1)
山西青年(上半月)(1)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1)
“三山国王”在台湾兴盛的原因
作者:郭新志 房学嘉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山国王  台湾  环境  原因 
描述:明清之际,闽粤人大量移入台湾。与此同时,他们将闽粤文化、信仰植入台湾并使之传播。三山国王就是随着移民迁台而被带入台湾的众多乡梓神明之一。这一神明在台的兴盛与台湾移垦之初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论客家方言的保护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保护  原因  措施  意义 
描述:梅州已获批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保护的"大平台"已经建立。以梅州客家方言为例,分析了客家方言的保护问题,包括保护的原因、保护的意义、保护的措施等。
略论方言词“实同形异”的表现及成因:以广东客、闽、粤方言为例
作者:温昌斌 温昌衍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词差异  “实同形异”  表现  原因 
描述:"实同形异"是汉语方言词之间的主要差异。主要以广东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粤方言)的代表点(梅县、潮州、广州)词语为例,分析了"实同形异"的表现及原因
两岸客家话词汇异同概说:以梅州客家话与台湾梅州腔客家话为例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两岸客家话  词汇异同  原因 
描述:一方面,两岸客家话因为有源流关系,所以词汇共性很多,这是主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台湾客家话与大陆原乡客家话分离时间较久,两者词汇出现了差异,这是次要的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论述,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20世纪初粤东客家社会生活缩影:以《梅州大侠回忆录》为例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大侠回忆录》  粤东客家  习俗 
描述:原因作一粗浅探讨。
琴江流域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作者:程洁如 罗锦红 钟福生  期号:第8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琴江  环境问题  对策 
描述:本文根据琴江流域2003年—2007年五华县城段水质监测资料,对琴江水系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目前,琴江流域主要有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和水生生物严重减少等问题,并对其进行成因分析,并从污染源治理、综合整治和管理等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从“客家民系”到“客家族群”:客家研究概念之转变
作者:肖艳平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族群  概念  转变 
描述:再从田野与历史的视角中寻求学术界接受"客家族群"的理由,并通过这一概念的转变来反观概念变化背后所存在的原因
梅县松口镇聚落变迁及其成因分析
作者:俞万源 朱浩龙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聚落  形成演变  兴衰变迁  成因  松口镇 
描述:素,交通区位的变化和水患影响是导致松口古镇由繁荣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行政建制变迁与政府主导是松口古镇发展的重要导向.松口古镇的兴衰变迁遵循着聚落人地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嘉应学院名牌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名牌  学院  简介  精品课程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本科专业 
描述:规律的研究。重点研究:土壤-植物-自然生产潜力,气候-土壤-农作物,气候-地质灾害,水资源-水土流失等区域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研究。嘉应学院名牌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客家传统宗族社会论略
作者:吴永章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宗族  村落民俗  姓氏与堂号堂联 
描述:本文较全面系统分析了客家传统宗族社会较牢固与宗族观念较强烈的历史原因与表现形式。同时,通过对客家传统宗族社会的论述,用以揭示: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密切关系;客家人眷恋中原的深沉浓烈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