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86)
期刊(460)
学位论文(229)
视频(34)
图书(17)
会议论文(10)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586)
期刊 (460)
学位论文 (229)
视频 (34)
图书 (17)
会议论文 (10)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35)
2014(708)
2013(280)
2011(302)
2010(255)
2009(142)
2008(114)
2005(22)
2004(20)
2001(4)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403)
其它(277)
赣南日报(90)
澳门日报(63)
两岸关系(4)
神州民俗(3)
广西民族研究(2)
美食(2)
同舟共进(1)
中华遗产(1)
为了祖国的明天——记海丰县政协副主席古汉儒
作者:张武认  期号:第10期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县政协  灵魂工程师  汉儒  副主席  海丰  客家人  勤工俭学  优良传统  名牌大学  祖国 
描述:困。解放后,他靠人民助学金上中学,读大学,成绩优异。1956年,他胸前戴上了北京师
台湾宿:生活的艺术
作者:孙宇  期号:第4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民众  休闲农业  文化产业  休闲观光农业  台湾新竹县  果实成熟  小蜡烛  萤火虫  客家文化  人的生活方式 
描述:不少游客慕名而至,为的就是那份清净自在的感觉。泡壶茶、拿本书,坐在露台上享受悠闲的惬意;冬天时屋前有大片的李花和樱花,当果实成熟时,游客可以采摘食用;在每年的4、5月份,油桐落花白如雪,晚上时,主人会配合客人要求关灯,只点上一盞小蜡烛、萤火虫就会飞舞在脚边,顽皮地与游客玩闹……
陈传教授在龙岩艺术馆观摩我市画家梁明先生的客家土楼画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2月18日,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陈传先生来到闽西,深入上杭古田、长灯、连城培田等地采风写生,对闽西深厚的人文历史极为赞赏,并创作了10多幅作品。图为陈传教授在龙岩艺术馆观摩我市画家梁明先生的客家土楼画,并鼓励梁明要注意泼写结合,画描结合,创作出更多精美的土楼画。 宋客
为毛主席治过风寒的客家阿婆
作者:李小燕  期号:第5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毛主席  老人  红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客家  伤病员  草药  风寒  围屋  护理 
描述:人得知记者要来采访她,早早地吃过午饭在老屋四角楼门口等候。老人满头银丝,目光炯炯,布满老脸的皱纹中有不少寿斑,但肤色显得非常健康,她身穿一身深蓝色大襟衫,身板硬朗,上梯阶如履平地。老人把我领进围屋花头脑阁间,热情地倒茶让座。这是一间客家围屋老式结构的小房间,墙上端端正正挂着毛主席画像,旁边挂着老人获得的大成村老人协会授予的"五好理事"奖状等,室内全是旧式的家
福建省委组织部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副主席在闽考察重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东南晚报  东南卫视 
描述:福建省委组织部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副主席在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_0
全台客家舉行盛大義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台北客家義嘉年華挑擔奉飯、踩街創意秀活動十六日登場,參加衆發 揮創意及巧思,展現客家精神與文化特色,一路走到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中央社) 全台客家舉行盛大義祭 【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在
河之南(2)大河之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科教 
描述: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发生的动乱,都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在历次中原移民大迁徙中,伴随着灾难和创痛,竟开出了客家文化这朵奇葩。
粤军时期的张达、叶剑英、侯山
作者:肖燕明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党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侯山  叶剑英  粤军  黑鬼  孙中山  南洋  梅县  盐务缉私  参谋长  廖仲恺 
描述:后赴南洋飘泊。
清代中晚期小说的“粤走海”叙述
作者:葛永海 王丹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重合又相对立的地域形象,广东人则被视为“山岭之”与“下海之商”形象的复合体。就宏观时序而言,从“山民”到“海商”之变正体现了明清广东地区经济日渐繁荣、文化稳步发展的历史演进之途。广东地区背负群山
挖掘文学富矿创作精品力作江西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第八次
作者:温燕霞  期号:第1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九代会、中国作协八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时提出的问题:“我们是一个有五千年优雅文明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大国。历史给了我们文艺工作者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我们是不是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把握时代深层脉动的力量?”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作家深思。 作为一个出生于赣南客家地区的女作家,我的创作总是从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曾经发生在赣南这块红土地上的文明进程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灵感。偏远、古朴、富有客家风情的赣南,是我创作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它就像一口井,我怎么从里舀,都有水,所以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创作背景放在赣南。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作品,大部分都与赣南、与客家相关。比如描写赣南客家围屋里寡妇生活的《夜如年》,描写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女战士成长的《红翻天》,虽然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对象不同,但都以赣南和客家妇女为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