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
期刊(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
期刊 (2)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3(4)
2012(5)
2011(4)
2010(3)
2008(1)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4)
梅州日报(4)
三明日报(3)
人民日报海外版(1)
东江时报(1)
深圳特区报(1)
侨报(1)
闽西日报(1)
百花洲(1)
韶关学院学报(1)
相关搜索词
寿糕客家晚辈对长辈的祝福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张雪英 文/图 11月4日,明溪县盖洋镇盖洋村邱水生家中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这天是他父亲的八十大寿,四方宾朋纷纷前来祝贺。寿礼中最显眼的就是寿糕。时至今日,明溪县乡村村民做寿时仍盛行送寿糕做寿礼,以示祝福…… 祝 寿 明溪县是纯客家县,客家人敬重长辈,当老人寿辰半百、花甲、古
旧时客家打醮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定光古佛是客家人的保护神,旧时每年每村都有热闹的打醮场景。为了解乡村打醮实况,笔者曾拜访了武平县中堡芳洋村的周维光老先生(1944年生),下面主要根据他的讲述整理而成。 旧时打醮一年两次,第一次在上春(春天),称祈福;第二次为秋冬,称还福。芳洋村一年打醮的日期是正月十六日和十一月十六日。因为定
《客家意象》再现梅州客家人“下南洋”艰辛路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江边,客家汉子背起行囊挥泪告别,孤身远去,年轻的妻子依依不舍,扑地痛哭,如泣如诉的客家山歌响彻天空……这是广东省梅州市大型歌舞剧《客家意象》节目之一“送郎过番”的凄美场景,再现了当年客家汉子为了谋生无奈“下南洋”的场景。 记者21日跟随中国国务院侨办组织的“下基层·侨乡行”采访团奔赴知名侨乡
客家祠堂淌古韵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资料图片) □张腾 在赣南乡村,有村庄一般就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乡村,一般是一个姓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栋祠堂。子孙多了分“房”,子孙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也有几姓同建一个
这里是四川省屏山县楼东乡,有“长江上游最后一个客家小镇”之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镇风貌 小镇最常见的生活镜头 孩子们在小镇奔跑玩耍 在小镇的最后留影 [采风] 书说楼东 楼东原叫书楼乡,缘自附近书楼村,此村出一秀才名声鹊起因而得名。但美名雅称终敌不过穷乡僻壤的盗匪肆掠。过去土匪出没、袍哥当道,怪不得民居、会馆形态,成色那样严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