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35)
学位论文(863)
报纸(424)
图书(156)
会议论文(71)
视频(19)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735)
学位论文 (863)
报纸 (424)
图书 (156)
会议论文 (71)
视频 (19)
按年份分组
2015(19)
2014(2170)
2013(133)
2012(151)
2011(156)
2009(121)
2007(79)
2006(45)
2005(32)
2001(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99)
嘉应学院学报(81)
客家研究辑刊(77)
方言(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4)
韶关学院学报(9)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北京:语文出版社(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1)
客家方言语音研究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音  谢留文  《客家方言语音研究》  书评  声母  韵母  声调 
描述:组、见组、晓组以及精知庄章四组声母在客家方言中的演变类型,对其中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探讨
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  陈立中  语音  汉语方言 
描述:由陈立中所著《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一书,最近由湖南岳麓书社正式出版发行。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先前任教于湘潭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汉语词汇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梅县方言入声韵本字考辨
作者:温昌衍 温美姬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方言  入声韵  本字  阴入读阳入 
描述:本文考证、辨析梅县方言入声韵中的部分本字,同时指出梅县方言"阴入读阳入"的语音变例并揭示相关的几个本字.
闽语及其周边方言
作者:张振兴  期号:第1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闽语  东部闽语  南部闽语  西部闽语  客家话 
描述:本文指出闽语有统一性和分歧性两个方面。讨论闽语时要注意闽语内部的南北分歧和东西分歧。同时,主要以词汇举例,说明闽语和周围的吴语、粤语、客家话都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说来,东部闽语和南部吴语有不少共同点;西部闽语跟客家方言有不少一致之处;南部闽语跟粤语、客家话都有明显的关系。
第四届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学术研讨会  词汇  语音  语法 
描述:州市政协主席、梅州客家联谊会理事长何万真出席开幕式,市政协及客联会秘书长廖运生致开幕词,广东省语言学会会长詹伯慧教
粤西廉江石角客家方言音系
作者:练春招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石角客家方言  声韵调  语音特点  同音字汇 
描述:本文主要介绍廉江石角客家方言音系,包括声韵调、语音特点和同音字汇三个部分。
客家方言的分区(稿)
作者:谢留文 黄雪贞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方言片  语音特点 
描述:本文为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客家方言"图文字说明稿.本文在1987年《中国语言地图集》基础上,根据近二十年来客家方言的调查研究成果,对客家方言重新划分,并说明各片的语音特点.
客家话的分布与内部异同
作者:黄雪贞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四川省  湖南省  客家话  异同  语音  语言特点  词汇 
描述: 壹客家话的分布客家话(客话,客家方言)分布于我国的七个省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二百多个市县。请看82-83页《客家话分区图》。其中以广东省东、中部地区,福建省西部地区,江西省南部地区的客家人住得最集中,这些地区有很多纯客市
官话方言的分区
作者:李荣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方言  西南官话  北京官话  汉藏语族  闽方言  粤方言  客家方言  区域图  海南方言  入声 
描述:、海南方言”七个单位。图里海南方言的颜色和线条跟粤方言相同。台湾西部和广东东部都画到闽方言。一九三九年上海申报馆发行的《中国分省新图》第四版,十四页《语言区域图》的图例把《新
江西信丰铁石口客家方言古浊上字今读的类型与层次
作者:张倩  期号:第2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丰客家方言  古浊声母上声字  演变类型  层次 
描述:信丰县铁石口客家方言古浊声母上声字的今读比较复杂,通过分析以及与周边乡镇方言的比较,我们认为今读上声和阴平是白读层,今读阳去是文读层,古次浊上字今读阴去是小称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