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57)
期刊(752)
学位论文(290)
视频(161)
图书(46)
会议论文(17)
按栏目分组
报纸 (857)
期刊 (752)
学位论文 (290)
视频 (161)
图书 (46)
会议论文 (17)
按年份分组
2015(161)
2014(970)
2013(168)
2012(208)
2011(184)
2010(167)
2009(75)
2007(37)
2006(25)
按来源分组
其它(461)
梅州日报(289)
嘉应学院学报(36)
广东教育(综合版)(7)
学理论(2)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1)
新美术(1)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1)
教育(1)
最后的村落—客家的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
作者:赖水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客家文化  乡村  教育  道德教育 
描述:宋代及以后中国上千年的思想和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创造性的移植,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原文化的再创造。这充分说明教育是文化遗传,教育是社会遗传。从客家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兴旺且长盛不衰来看
龙南:让客家精神永驻校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叶伟贤徐丽芸文/图 今年以来,龙南县大力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走出了一条客家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者相结合的新路子。 客家元素融入校园文化 走访龙南各中小学校
唱客家山歌颂思想解放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姚艺曲通讯员/田禾)“解放思想(溜多)大步跨(溜多),凤凰山上(哎溜多)歌生花……”昨日上午,天河区凤凰街具有几百年传统的月度歌墟会再次上演。由当地村民组成的表演队伍冒着大雨在舞台
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公民意识教育
作者:刘焕云  来源:“两岸四地公民意识教育”专题研讨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性(modernity)的后果,可以从现代性制度、民族国家体
王居园的香火传承:一个客家村落早期教育的实地考察
作者:莫立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客家村落  早期教育 
描述:和变迁就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这也就是广义教育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与体现。所以,关注客家人的教育能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同时给我们以机会,从“文化”的视野
陳三立及其散文研究
作者:高銘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陳三立  散文  散原  陳寅恪  義寧  江西客家 
描述:二家出發,看待人世諸多變化;本章分從人生、經世(教育、政治、國防、外交與實業)、醫學與宗教等面向,來分析三立面臨世間人、事、物而產生的種種觀點;第五章〈陳三立文學思想及其散文成就〉:本章以「意氣說」來
梅州着力打造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2008年3月24日,在解放思想大潮中,梅州成功召开了一场让全广东感到震撼的“绿色崛起”高峰论坛,在专家、学者、传媒的共同努力之下,绿色的经济生态,绿色的政治生态,绿色的文化生态,绿色的社会生态成为论坛最热议的话题,一时间,梅州山区被浓郁的绿色崛起氛围沾染得春意盎然。广东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了这次高
赣南客家文化,如何走出“摇篮”?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赣州、梅州、龙岩三地同为我国主要的客家聚居地。如今,梅州和龙岩推广客家文化的脚步已经走在前面,被誉为“客家摇篮”的赣州,在这方面正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傅亮记者李伟明 尴尬现状,文化“宝贝”藏在深闺 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在哪里?何处为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哪里拥有的方形客家围屋最多?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研究
作者:王水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客家诗歌  诗歌创作  民俗风情 
描述:成就。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既包括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等种种因素。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的地域性特征,正是汀州多山而温润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理学思想,耕读传家的教育观念,中原古音为主体的语言环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两岸客家同一脉 ――写在“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近日台湾李氏宗亲在上杭族谱馆查阅族谱资料。 傅长盛 摄      由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福建省台办、龙岩市委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今天在龙岩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将就客家文化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价值,客家文化与两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