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99)
期刊(1145)
学位论文(276)
图书(129)
视频(74)
会议论文(37)
图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499)
期刊 (1145)
学位论文 (276)
图书 (129)
视频 (74)
会议论文 (37)
图片 (2)
按年份分组
2015(74)
2014(1445)
2013(297)
2012(343)
2011(306)
2009(152)
2008(131)
2007(59)
2004(18)
200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361)
嘉应学院学报(35)
华中建筑(16)
建筑(7)
中外建筑(4)
建筑与设备(2)
艺术与设计(理论)(2)
美与时代(上旬刊)(2)
语文学刊(1)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1)
客家建筑元素半月池的形式及其意涵
作者:王铭国  期号:第7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半月池  泮池  辟雍  客家 
描述:功能与意义。本研究以文献考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探讨客家建筑元素中半月池的形式及其内涵。宗祠前设置的学堂,是供塾师教授家族子弟读书识字。而在学堂前方配置的禾庭与半月池,则是仿效各郡县于泮宫前设置的泮池。但后世已将其内化为空间结构的一部分,而丧失其原有设置意义。
美术空间营造在梅州客家建筑围龙屋中的应用
作者:曾丽舞  期号:第5期 来源:美与时代(上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空间营造  围龙屋  梅州客家  建筑 
描述:外部空间群体展现形式美,充分展示了美术空间营造在梅州客家建筑围龙屋中的应用,显示出客家先民高超的建筑智慧和技艺.
赣南客家围屋建筑审美浅析:以龙南关西围屋为例
作者:李青  期号:第8期 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屋  建筑  审美评析 
描述:和"建筑教科书"。
玉林市龙文村客家方言的人称代词
作者:李城宗  期号:第24期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文村  客家方言  人称代词  形式 
描述:龙文村是玉林市最北端高峰镇下属的一个行政村,流行客家方言。以此为点分析龙文村客家方言的人称代词形式和语法功能,总结得出龙文村客家方言的人称代词特点。
福建客家土楼的地区建造传承与发展
作者:乐东昭  期号:第4期 来源:建筑与设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功能  形式  传承与发展 
描述: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建设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本文从土楼的起源、文化价值及建筑空间入手分析并结合“土楼公社”等实际案例,分析当前传统民居的实际价值与未来发展
台湾客家家具与文化之研究
作者:廖语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家具  客家文化  形式  装饰语汇 
描述:基礎。其研究結果可知:1.台灣客家文化之內涵:人文精神、風俗習慣、信仰習慣、音樂特色、語言特色等五面向。2.客家家具形式與裝飾方面:(1)坐具類:矩形為主,裝飾分佈於牙條與靠背板,裝飾語彙以植物類為
土楼建筑与文化
作者:张昉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建筑  文化 
描述:采用古老的夯土技术建造的福建客家土楼,在中国众多的泥居建筑中独树一帜.通过对土楼建筑的具体阐述,发掘土楼建筑的总体特征和文化内涵,这是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优秀的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建筑瑰宝.
浅谈粤北客家民居一例
作者:吴嘉亮  期号:第24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建筑  围楼 
描述:任何一种建筑形式的产生与完善,都与其处于当地的历史条件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本文粗略的介绍满堂围,作为客家传统民居的其中一种形式,是如何生成并保存至今。其建筑形式何以具有的种种特性产生的来龙去脉及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精神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启示
作者:罗建和 曹知博  期号:第7期 来源:广东教育(职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精神  标志设计 
描述:通过对客家文化内涵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及对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文化精神和建筑特征分析,探讨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和哲理文化内涵特色融入现代标志的意义,对现代标志的借鉴,以及设计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寻求一些新的设计思路,赋予标志新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生命力,传承新的中国元素理念。
闽西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保护与空间改造设计:传统土楼民居建筑
作者:黄丽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土楼  建筑  遗产  交往空间  保护与更新 
描述:危机带来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使得此时土楼正走在它的命运转折点上。当前,我们需要思索的是,传统土楼建筑形式和传统居住生活方式如何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得到很好延续,这也是现今保护土楼建筑遗产所面临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