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4)
期刊(31)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94)
期刊 (31)
学位论文 (3)
按年份分组
2014(39)
2013(17)
2012(16)
2011(14)
2010(14)
2009(12)
2008(10)
2007(1)
2006(3)
2004(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20)
南方日报(8)
闽西日报(7)
广州日报(5)
东江时报(2)
侨园(1)
散文选刊·下半月(1)
卷宗(1)
中国经贸(1)
瞭望(1)
洋妞也唱客家山歌
作者:朱文海刘云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1月8日,越秀区洪桥街文化站,客家山歌大学生团队正在排练。来自广州外语外贸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瓦莉亚和埃塞俄比亚留学生谢仪德也唱起了山歌。 羊城晚报记者 朱文海 刘云 摄影报道 朱文海、刘云
布吉客家凉帽入选省非遗
作者:凤飞伟 李昌战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近日,记者从布吉街道文体服务中心获悉,该街道的甘坑社区“客家凉帽”被列入广东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深圳市本次有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坑客家凉帽于2011年被评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凉帽加工工艺当年在大运会期间在大运村向各国友人进行演示;第八届和第九届文博会
客家凉帽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余琴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村民在展示客家凉帽的制作技艺。 本报讯 (记者余琴 通讯员李昌战、冼余汉摄影报道)昨日,记者从布吉街道文体服务中心获悉,该街道的甘坑社区“客家凉帽”被列入广东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深圳本次有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坑客家凉帽于2011年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龙岗客家文化值得大力发掘
作者:周昌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年轻的深圳其实有悠久的文化,其中一大组成便是客家文化,而龙岗的客家文化在深圳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龙岗新闻网报道,近日,布吉街道的甘坑社区“客家凉帽”被列入广东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度引起社会对龙岗客家文化的关注。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重新审视龙岗客家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加大发掘力度。
布吉客家凉帽入选省非遗项目
作者:张尉心 李昌战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时尚客家女传承客家凉帽制作。 冼余汉 摄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张尉心 通讯员 李昌战)记者近日在龙岗区布吉街道文体服务中心采访时获悉,布吉街道甘坑社区的“客家凉帽”被列入最新一批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深圳市本次有4个非遗项目被列入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坑客家凉帽于2011
深圳布吉镇客家凉帽入选省非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近日从深圳获悉,布吉街道的甘坑社区“客家凉帽”被列入广东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坑是深圳凉帽最大原产地,鼎盛时期全村家家是凉帽作坊,解放后发展成为凉帽生产工厂,主要出口香港和东南亚。据了解
客家山歌走起越秀山
作者:刘云 刁杏玲 朱海靖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云,实习生刁杏玲,通讯员朱海靖报道:“哟喂……”嘹亮的客家山歌响彻越秀公园,全省各地的客家山歌参赛队伍欢聚一堂。昨日上午,“2013越秀客家山歌邀请赛”初赛在越秀公园小天使广场举行(见上图,朱文海 摄)。此次比赛以“山歌汇羊城,幸福来相约”为活动主题,经过选拔的40支参赛队伍进
探连城古村 品客家风情
作者:沈彦舒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瑶里古村落 “一脚跨三县”的界碑 在龙岩,风情万种的古村落可不少,光连城一个县,除了以客家古民居建筑群闻名的培田外,莒溪镇壁洲的文昌阁、天后宫也因奇特的建筑形式颇受关注,而庙前芷溪、瑶里、四堡务阁等村落,更是各有特色。趁着周末,不妨自驾闽西,探访它们吧。芷溪:宗祠文化有内涵 位于连城县
深圳“非遗”客家凉帽濒临失传
作者:马璇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航燕现场编织客家凉帽。 深圳特区报记者 马璇 文/图 “深圳哪里能买到客家凉帽?”最近,一位从马来西亚归来的老华侨陈立明致电本报询问此事。他说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母亲曾在马来西亚买到过深圳生产的客家凉帽,此次来深圳他很想买几顶带回去送朋友,结果走了许多商场超市都没有找到,他还上网查到了
客家小童奚落李调元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调元(1734—1802),号雨村,四川人,善做对,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据说他在广东当学政任上,一次路过嘉应州,有一个黄姓的客家童子对他不服气,故意在他经过之路用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以便作对考他。不久,李调元坐轿子经过那里,因石阻路,轿夫把石踢开。童子佯怒,上前责问,李调元于是下轿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