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82)
报纸(438)
学位论文(166)
图书(143)
会议论文(28)
视频(9)
按栏目分组
期刊 (682)
报纸 (438)
学位论文 (166)
图书 (143)
会议论文 (28)
视频 (9)
按年份分组
2014(834)
2013(121)
2010(85)
2009(36)
2008(51)
2003(5)
2002(4)
2001(3)
1995(2)
1993(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5)
客家研究辑刊(48)
嘉应学院学报(2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5)
嘉应大学学报(3)
闽台文化交流(3)
厦门:鹭江出版社(2)
当代文坛(2)
大家(2)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郭启熹诗文选
作者:郭启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作品集  中国  当代 
描述:郭启熹诗文选
客家民居在川西地域文化中的生存方式
作者:田凯 陈颖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地域文化的过程。
文学之笔,历史之殇——试析蓝博洲文学创作
作者:刘津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蓝博洲  小说  报导文学 
描述:思想认同为观照点。第一节主要分析《旅行者》中几个短篇小说的特色和内涵。第二节剖析蓝博洲的小说《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诞生》中作者对认同以及存在意义方面的一贯思索。第三节探讨蓝博洲的报导文学创作在台湾报导
客家文学
作者:暂无 期号:第3-4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文学
客家文学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文学
赣南古文说唱艺术研究
作者:张玮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古文说唱艺术  客家文化  艺术特色  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讲述了在赣南独特的地域环境中,赣南古文接受客家深厚的文化土壤的滋养,融合客家其他音乐形式,吸收各种艺术之所长从而得到长足的发展。 第二章是针对赣南古文说唱文学特点的分析
文化表述与地域社会:宋元以来闽粤赣毗邻区的族群研究
作者:温春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表述  地域社会  畲民  客家 
描述:当的解释力,但由于这一论断是基于这样一个假定:即当前为同一民族的人有着一以贯之的民族身份与人群范围,不同族群被认为有着相对清晰的界线与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其存在的一个危险是,其所带有的本质主义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对诸多问题的探讨。由汉化观主导的民族史观往往容易导致对问题的简单理解,过于强调汉文化的主导地位,而其实所谓的汉文化本身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并由此忽视其它族群的自主性及族群边界的复杂性。 本文以宋元以来闽粤赣毗邻区的族群为对象,以文化表述为切入点,在对历史上闽粤赣毗邻区的生态、地理及早期居民勾勒之后,考察宋元到民国文人们对闽粤赣的记载,发现宋元到明朝中期,文人们对闽粤赣毗邻区的记载主要以区域性的动乱为主,而发展到明代中后期,表述出现转变,开始较多地关注这一地区的族群性差异,而引起这种表述转变的,是与明代闽粤赣毗邻区的大规模动乱及明中后期以来的社会重组有关,这种由方志主导的言说其实首源于各姓族谱,而族谱编撰的背后则是一整套文化的逻辑及汉人意识在起作用,如明代漳州人在对陈元光建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宣称自己中原后裔的身份,一方面则渐渐明确陈元光所征之蛮的族群指向——畲民,它与方志上对族群性差异的强调在历史进程上也相吻合。而此外,零星的史料也显示了清代部分畲民关于自我的认定与创造,他们通过对盘瓠形象的改造及对自身独特性的强调,加强其作为一个族群的认同与意识。而稍后居于闽粤赣毗邻区的客家人意识亦相继兴起,此后,除却极少量的畲民外,闽粤赣毗邻区基本被认为是中原南来的客家人的居所,正因为这种族群意识的伸张,加之民国时期的国族肇建的影响,导致了屡次的说客风潮。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国东南汉人社会的形成,尤其是闽粤赣毗邻区的客家人普遍的中原南来说盛行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明代闽粤赣毗邻区大规模动乱平息之后,闽粤赣毗邻区处于社会重组的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其人群亦经历了一次族群身份确认的过程,而这影响了明中后期以后长期的族群撰述,反映在闽粤赣毗邻区的地方文献中,则是对畲民典范书写的确立,它反过来又约束了人们对族群的选择与改造。故而,闽粤赣毗邻区甚至东南汉人社会的出现并非简单的汉化可以解释,而是与历史书写直接相关,是与汉人知识分子华夷之辨的标准变化有关,如将承赋如平民的畲民视作与平民无别,而事实上其风俗可能并未即刻改变,因而,这种所谓的“汉化”既是历史的进程,同时也是由书写所造成。
台湾北部海滨客家聚落的地域特质:以台北县北滨与东北角为例
作者:郑碧英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方式并保有异于漳州的客家习俗在东北角与北滨定居下来自成一家,但累世同居的客籍氏族在长期夹杂在漳州人强势力大之影响,现今却也无奈地留下客家母语失传的遗憾。
“深圳客家山歌”赴省申遗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麒麟舞将作为传统舞蹈类申报。 ▲“外来项目”红釉彩瓷(满堂红)获得省级非遗申报资格。 两年一次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截止3月15日结束。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王程太告诉记者:“申报工作已经完成,包括民间文学类、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
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数字娱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翁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数字娱乐平台  场景转换  关卡  运动 
描述:”的认同感必然有所帮助。整个游戏遵循紧密结合闽台文化的原则进行设计,通过不同动画和游戏关卡设计和游戏的相关内容来贯穿闽台文化的全部内容,包括口头传说,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