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环境与四川客家的耕读文化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耕读文化 地理环境 中华文化 地理基础 自然环境 山地丘陵 文章
-
描述:《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3期发表了严奇岩的文章,文章以四川客家为例,说明了地理环境对客家耕读文化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山地丘陵的农耕自
-
永定客家与土楼民俗文化
-
作者:罗庆泗 马例文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客家民系 土楼 永定 客家研究 罗香林 土著居民 黄河流域 南迁 客家人
-
描述:客家原本就是中原汉人,最早居于黄河流域的汝水以东,颖水以西,淮水以北,北达黄河以至上党(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由于战乱,中国古代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客家先祖便是这些南移大军的一部分。南迁汉人因集结地域不同,在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共处中产生
-
围龙屋的历史文化源流
-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文化源流 客家文化 客家地区 神圣空间 民居建筑 标志性 宗族 文化符号 建筑群
-
描述:客家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龙屋的历史文化源流是当前客家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围龙屋是粤东客家地区标志性的民居建筑,它集宗祠、神庙、民居于一体;它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其文化魅力向为学界所关注。
-
走进民俗学(24) 村社:社会组织(三)
-
作者:董晓萍
期号:第9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社会 民俗学 村社 社会组织 民间组织 民间传承 社火 客家传统社会 村民 中国民间
-
描述:让一个现代人拿着地图和方志去重建一个地方社会的历史是很难的,但一个地方社会已经保留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某种组织,而且这个组织一直按照一个被认同的范围在活动,并在当地民间传承到现在,这便让学者有可能去根据这种组织在现代社会的变
-
近代客家学术史研究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学术史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 近代 客家学 21世纪 客家研究 汉民族
-
描述:二时期,1919年至1948年,为客家学的初步发展阶段。
-
古老而神奇的赣南客家围屋
-
作者:周鸣贵
期号:第1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赣南客家 客家人 语言特色 结构形式 生活方式 文化底蕴 中国历史 建筑形式 中原地区
-
描述:人们走进赣南,便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心旷神恰和乐而忘返之感,这不仅是因为赣南的山水秀美、林木蓊蔚,有着许多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而且在这方土地上遍布许多古老神奇的围屋建筑。这些围屋建筑以它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文化底蕴,折射出中国历史的沧桑
-
谈陈寅恪的“恪”字读音
-
作者:刘经富
期号:第6期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读音 特殊称谓 修水县 上杭县 客家人 宁州 铜鼓
-
描述:"陈寅恪"名字及"恪"字辈的由来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县人。清雍正末年,陈寅恪的六世祖陈鲲池从福建上杭县来苏乡中都村迁至南昌府义宁州(1913年分为修水、铜鼓两县)泰乡七都竹塅村。一百多年后,迁入义宁州的怀远人(修水、铜鼓客家人的特殊称谓)开始联宗建祠修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