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南客家地区许真君信仰研究
作者:李晓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许真君信仰  整合功能 
描述:地方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变迁,以及民间信仰在地方社会的整合功能。 文章通过对许真君信仰传入赣南的年代、途径以及万寿宫在赣南的数量、分布与真君庙会等相关内容翔实地考述,从历史脉络中动态地“还原”了许真君信仰在赣南“客家化”的过程。文章认为赣南的许真君信仰最早是在元朝时期由净明道道士的布道而传入的;明清时期是许真君信仰传入赣南的高峰时期,其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其中官方集团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文章还通过几个许真君信仰的个案分析,认为许真君信仰与赣南乡村墟市的商品交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众加入许真君信仰等于是购买了墟市的“入场卷”,万寿宫成为墟市拥有权的象征场域;同时许真君还充当了地方社会“父母官”的角色,在赣南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中,许真君信仰调适着宗族之间的互动,维护着宗族之间的和谐发展,从...
赣南地区客家教育研究
作者:李丽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教育  客家妇女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描述:强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爱国爱乡,团结齐心的精神;重视后代教育、鼓励成才;对工作讲诚信、讲义气、对长辈讲忠孝等等。客家教育包含了知识、人格、社会正义感、责任感、生存能力以及永无止境的拼搏精神等内容,它注重言传身教的方式,并形成了代代相沿的传统。 赣南地区是客家的大本营之一,其教育的发展也先于其他客家地区。本论文的很多素材(包括地方志、族谱、方言、歌谣、楹联等)都是取材于赣南地区的赣州、龙南、定南、兴国等地,通过研究赣南地区的客家人教育,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客家精神,并使其能够代代相传下去。 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赣南地区客家教育”这一个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并对论文中反复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对《地方...
赣南客家乡土建筑—围屋的建筑型制及其室内研究
作者:汤翔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围屋  空间  室内装饰  再利用 
描述:了客家民系的聚居建筑型制和室内装饰风格。赣南客家围屋是我国著名的民居形式之一,特点突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剖析客家围屋的空间构成,我们可以发现其有序的节奏感、韵律感;它的完整性和主次关系,表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其严格的对称关系、和谐关系,展现了建筑的序列性。它充分展示着人文情结在空间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以其独特的造型形式和空间布局作为现代住宅设计的创意源泉,既可表现江西独特的历史文脉,又能展示出我国的传统文化特性。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装饰的基础上,探讨了赣南客家围屋建筑型制对现代建筑的意义,围屋中体现出的和谐人居文化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影响,并为赣南客家围屋的再利用和延续提供可能的建议。
赣南客家传统采茶戏《睄妹子》的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
作者:蒋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采茶戏  传统剧目  睄妹子  文化背景  实地考察  音声形态  行为结构  观念特征  音乐文化 
描述:剧目——《睄妹子》定位为研究对象,意欲对其音乐文化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立体的考察和研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借鉴民族音乐学的多重性思维方法,本文拟从文化背景、实地考察、音声形态、行为结构、观念特征等多维视角,展开微观调研与宏观视域相互结合、主位立场与客位立场相互补充、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互映照的理论阐释和分析论证。基于对赣南客家采茶戏音乐的文化背景追问,笔者开展了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两阶段实地考察活动;围绕在民间戏班现场采录的《睄妹子》,笔者探讨了其“乐”的音声形态、行为结构和观念特征;通过对《睄妹子》“乐”的三种组合元素相互关系的深入思考,笔者揭示了《睄妹子》音乐文化的认知结构框架及其透射的三层面人类学价值;放眼于民族音乐学学科认知进阶图景,笔者还展望了赣南客家采茶戏音乐文化研究乃至客家音乐文化研究...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作者:钟昌火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研究 
描述:“求新、求异、求知”等旅游需求,推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赣州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俗称赣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最大的客家聚居地和发祥地,以“客家摇篮”闻名内外。这里保存有丰富的客家民俗文化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包括物质民俗旅游资源、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和精神民俗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特色鲜明,具有重大经济和文化价值。然而由于长时间以来对民俗文化及其旅游价值的认识不足,加之民俗风情的现代化,导致赣南独特的客家民俗文化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因此,对赣南客家民俗文化进行整理、挖掘、开发利用和保护,势在必行。这不仅能发挥其应有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也能促进赣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在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好客家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本文首先对客家文化及客家民俗文化的形成、演变进行阐述,分析影响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经济、移民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特色。接着对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进行梳理,包括物质、社会、精神三类,并以客家围屋、客家祠堂、竹篙火龙节、客家傩戏、“九狮拜象”、客家婚俗为典型,对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详细阐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理论、经验及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因此本文在分析了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SWOT法和旅游项目评估理论对赣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分析、评估,最后提出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和开发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促进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强客家民俗旅游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赣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
赣南客家体育研究
作者:罗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赣南客家体育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苏维埃革命与农村宗族:以赣南
作者:曾小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苏维埃革命  农村宗族  赣南闽西 
描述:,很大程度上决定苏维埃革命的兴衰成败。
本文以赣南、闽西为个案,以农村宗族为研究方向,试图就20世纪二十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苏维埃革命和农村宗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赣南、闽西分别位于江西的南部和福建的西部,地处客家文化区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赣南、闽西农村宗族历经明清繁盛发展后,至民国时期,其总体上呈衰落趋势,但农村宗族组织保存相对完好,农民的宗族意识仍旧根深蒂固,农村宗族是中共开展苏维埃革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依据,对相关的学术史作了简要回顾,同时对本文的研究资料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归纳和提炼。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土地革命前赣南、闽西农村宗族的发展概况。笔者认为,赣南、闽西地处山区和丘陵,内有多条河流、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境内活动空间大,这对中共开展苏维埃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发展空间。明代是农村宗族组织的初步形成时期,清代是宗族普遍发展和繁盛时期,进入民国后,农村宗族整体上有所衰落,但呈现跨地域的同姓联宗的时代特点,加之宗族本身具有强烈的姓氏界限和排外意识,这对中共在广大农村进行介入时无疑提供了复杂的社会背景。
第三部分详细描述了中共对赣南、闽西农村进行介入的过程。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中共主要承担帮助国民党建立各级组织,开展工农运动的任务。为此,中共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选派得力干部深入农村组建各级党组织和农民协会,并开展了以“二五减租”为中心,包括抗租、抗捐、抗债为主要内容的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毅然举起反抗旗帜,领导各地农民暴动,随着暴动的深入,党又将革命斗争提升到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为目标的苏维埃革命。
第四部分阐述了在苏维埃革命冲击下农村宗族的分化及其对革命的影响。笔者认为,在苏维埃革命冲击下,赣南、闽西宗族组织分化为赞成、中立和反对三种不同的类型。赞成革命的宗族组织是苏维埃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对革命持中立态度的宗族组织是中共积极争取的对象,而反对革命的宗族组织则是苏维埃革命的阻碍势力,是中共镇压的对象。
第五部分重点论述党对农村宗族的认识和改造政策。李大钊是党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家族制度的第一人,党对农村宗族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过程。为了确保苏维埃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共对不同类型的宗族组织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并从经济、政治、社会意识以及宗族功能等各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改造。
第六部分总结了中共对农村宗族组织改造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实践证明,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对农村宗族的改造政策是正确的,党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区别对待,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的策略,坚持群众路线以及重建农村新文化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然而,由于中共认识上的不足和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出现一些过“左”的行为,也给我们留下一些深刻的教训。
第七部分是结语,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作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互动:新农村建设在赣南客家乡土社会的探索
作者:陈志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性  现代性  互动  新农村建设  客家社会  探索 
描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应加以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尊重农民们的主体作用和发展自主权。(2)重视传统性知识。在新农村建设中深入发掘、利用传统性知识,将其中有利的因素与现代性
风水与宗族:兴国三僚风水世家的历史与文化
作者:叶金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僚村  客家  宗族  风水  关系 
描述:家谱材料,以实地研究为主,结合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曾、廖两个风水世家兴起于三僚。曾姓是由曾文辿于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从于都崇贤里兴国衣锦乡三僚开基;廖姓分两次迁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