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42)
期刊(103)
学位论文(68)
图书(6)
会议论文(3)
视频(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42)
期刊 (103)
学位论文 (68)
图书 (6)
会议论文 (3)
视频 (3)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152)
2013(80)
2012(79)
2011(80)
2009(37)
2008(28)
2006(3)
2004(5)
按来源分组
其它(72)
客家研究辑刊(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4)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1)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
旅游时代(1)
民俗研究(1)
台声(1)
小城镇建设(1)
建筑与文化(1)
永定客家土楼:中华文化的瑰宝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永定客家土楼,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永定是全国著名土楼之乡,分布全县城乡的23000多座土楼,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土 楼所蕴含的客家文化,
客天下:升华的客家影像
作者:连锦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说起客家,许多人的印象往往是崇山峻岭,刻苦勤俭,观念相对传统,生活相对清苦。大陆多数客属地区处于山区,仍欠发达。在台湾,客家是作为相对弱势人群来扶持的。这些印象,不说刻板,也比较固化。 在新时代,客?的影像能否更迭,增添新内涵? “客天下”接天下客 广东著名侨乡梅州,被称为“世界客都”,现在梅
保护客家文化生态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水袖漫舞舞出汉剧神韵。(高讯摄) 梅州获授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脱颖而出。以此为新起点、新契机,梅州将做旺文化事业、做特文化产业,掀起新一轮文化强市建设热潮,为绿色的经济崛起注入强大动力——— 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正式落户,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梅州作
为客家民工打造一方乐土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HONOR,客家民工,本是两个毫无关联的词。一个散发着十足的洋味,一个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但是,欧陆通电子有限公司在赣州开发区的工业一路,将这两个词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HONOR用“信誉”吸引了一批赣州的“客家”民工,给他们打造一方就业乐土;客家民工用“勤奋”回报着公司,制作着大批优质的消费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
石城古邑:千年古道上的“客家摇篮”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东门门楼全景。 温礼明 摄 市民在修缮后的古城墙上休闲娱乐。(资料图片) 有着150余年历史的桂花屋。如今,修葺一新的桂花屋与周边的客家民居风格新建筑相互映衬,和谐共存。(资料图片) 修复一新的旭华门门楼一角。(资料图片) 晨光中的宝福院塔。 温礼明 摄 ○赖於艳 刘敏
客属侨民第三代不会客家话,会馆变成“老人汇”,新移民不愿“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客家文化的海外传播与传承出现了危机。”11月29日,第23届世客会“客源天下与天下客家”国际研讨会上汇聚了世界各地约160名研究者,小组讨论中,有学者惊呼,客家文化海外传播“濒危”。 “海外客属华侨的生存环境已经完全不同,很多老华侨确实以客家人的身份影响了世界,但第二三
客家古邑红色紫金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落户紫金临江工业园、总投资100亿元、集采购、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城--东江商贸物流城(华南城)。 御临门温泉———二、三期工程已启动,新增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项目总体投资20亿元,已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国家非物质文文化化遗产--花朝戏 紫金县苏区镇革命遗址——
《交响山歌·客家新韵》赢得好评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核心提示: 在深圳音乐厅2月5日举行的“2010深圳新春音乐会”上,由罗湖区和深圳交响乐团联手打造的《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交响合唱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仅给传统的客家山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为客家山歌的多元化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子,同时也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因此一经亮相立即赢得了客家文化专业人士和听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