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归与更新:川西客家古镇洛带传统空间形态保护的探讨
-
作者:王俊 周密
来源: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洛带 复归 更新
-
描述:以川西客家古镇洛带为实例,探讨在对传统空间形态进行保护的同时,如何利用其蕴藏的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即处理好新与旧的矛盾,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对于洛带而言,也就是复归与更新的问题
-
广东梅州泮坑历史村落形态调查与保护研究
-
作者:宋亚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泮坑 历史村落 形态 调查 保护
-
描述:的问题,提出策略;以期能够找出客家地区城市边缘区历史村落形成演变的规律,推动历史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进程。本文将着重论述以下几方面内容:一.通过对泮坑村基本情况和村落发展所依托的外部环境的初步分析,对泮
-
梅州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柯鸿海通讯员/钟伟光)记者昨日从梅州市获悉,“世界客都”梅州又增添一带“客”字的“金字招牌”———国家文化部近日批准梅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广东第一个、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近年来,梅州市对历史悠久、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资源加快挖掘
-
保护客家文化生态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水袖漫舞舞出汉剧神韵。(高讯摄)
梅州获授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脱颖而出。以此为新起点、新契机,梅州将做旺文化事业、做特文化产业,掀起新一轮文化强市建设热潮,为绿色的经济崛起注入强大动力———
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正式落户,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梅州作
-
本报今日推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解读专题报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上,国家文化部为梅州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使梅州成为全国第五个、广东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引起中央和省主流媒体极大关注。《人民日报》12月23日刊登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又增一处,客家文化有了新的“生态”》一文,称国家级
-
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梅州,丰富了“世界客都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天,是一个值得梅州人民骄傲和铭记的日子:国家文化部为梅州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梅州成为继闽南、徽州、热贡、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市文化遗产
-
台胞9个参访团武平朝拜客家保护神 钟茂富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古佛是客家人的保护神。自北宋以来,随着客家先民的繁衍迁徙,定光古佛信仰于明清时期传入台湾。
近年来武平
-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培训班结束 客家文化魅力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罗娟娟)为期3天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培训班昨日结束。来自12个省及相关兄弟市的专家学者们在实地考察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后认为,梅州当地政府和民众非常重视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善于挖掘客家文化内涵,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
在梅期间,学员们参
-
闽粤两省签署合作协议 保护客家母亲河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新华社福州8月29日电8月29日上午,福建、广东两省水利防汛部门在福州签署“韩江(汀江)流域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合作框架协议”。流经闽粤两省、被称为客家母亲河的韩江(汀江)防洪建设与生态保护迎来省际合作的新阶段。
福建、广东两省共处海峡西岸,在水利建设、防灾减灾方面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为了实现泛珠
-
擦亮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块金字招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方日报评论员
编者按《南方日报》12月24日南方论坛专栏刊登题为《擦亮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块金字招牌》的评论员文章,阐述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的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梅州正式挂牌,对推动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