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42)
期刊(848)
学位论文(177)
图书(166)
视频(64)
会议论文(12)
图片(5)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842)
期刊 (848)
学位论文 (177)
图书 (166)
视频 (64)
会议论文 (12)
图片 (5)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70)
2014(1209)
2013(500)
2012(558)
2011(524)
2010(496)
2008(256)
2007(105)
2006(61)
2005(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346)
方言(8)
当代江西(3)
科学大观园(3)
老区建设(3)
党建(2)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
中外文化交流(1)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
作者:李增仁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市  红军  将军 
描述:红军造币厂坐落在井冈山市上井村。从外表看去,无非一座普通民宅,没有围墙,灰色尖瓦顶,一色黄墙壁,传统三进的客家式建筑;就质地而言,就是一所土坯房。其古朴陈旧的大门上方,有萧克将军题写的"红军造币厂"红匾。
井冈山客家话音系
作者:卢绍浩  期号:第2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市  客家话  声韵调  阴阳  江西省  字音表  第三人称代词  学走路  饥饿的感觉  古入声 
描述:江西省的井冈山市居民有土籍、客籍之分,全市七个乡镇中,茨坪镇及罗浮、厦坪、拿山三个乡的居民是土籍人,下七、长坪、黄坳三个乡的居民是客籍人。本文据下七乡客籍居民所讲的客家话,就其声韵调及声韵调的配合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关于井冈山主动对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李奎联 王井华  期号:第9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经济区建设  井冈山市  十一届全国人大  调查  对接  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 
描述:的道路和该怎样走”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为江西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井冈山市作为革命老区,该如何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呢
井冈山上著华章
作者:肖国祥  期号:第8期 来源:党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精神  客家文化  山水文化  革命文化  客家风情  毛泽东  “三个代表”  革命遗址  地域文化  先进文化 
描述: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00多处红色遗址气贯长虹;这里,风光旖旎,宛如仙境;这里,浓郁的客家地域文化一枝独秀。“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井冈山,以其红红火火的先进文化吸引着天南海北如潮的游人。
井冈山
作者:张韶文  来源: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井冈山
井冈山——龙江书院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视频
描述:位于江西井冈山龙市镇的龙江书院,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40年。建成后它不仅成为了周围三个县客家人的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中国南方湘赣一带客家书院建筑的典型代表。龙江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为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国宝档案 2009年 第260期)
井冈山的客家风俗
作者:朱文  期号:第20期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井冈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历史厚重,民风纯朴。现境内居住的人口有两种:一是唐宋时期由山东、河南等地迁徙此地的北方人,后来称之为土籍;二是明清时期由广东、福建等地迁徙此地居住的,称之为客籍。客家人在井冈山落脚生根,逐步
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卢丽刚  期号:第6期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  红色旅游资源  保护与开发 
描述:新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切实有效地保护与开发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
红土地上孕育的红色民歌: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炎陵革命民歌概说
作者:尹学毅  期号:第2期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陵  红色民歌  井冈山 
描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从侧面反映了炎陵人民对土豪劣绅与军阀反动派的仇恨和对红军的热爱、对革命的向往,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
激情燃烧的红色盛宴: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震撼上演
作者:朱雄伟  期号:第11期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出  实景  红色旅游  燃烧  激情  红军  大型  客家风情  观众  中国革命 
描述:55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野剧场,180度全景式的演出场面,井冈山特有的客家风情,耳熟能详的经典红歌。600多名来自井冈山本土的群众演员,就在他们的先辈当年送别红军的地方,演绎着80年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