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424)
期刊(497)
学位论文(250)
视频(77)
图书(39)
会议论文(19)
图片(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424)
期刊 (497)
学位论文 (250)
视频 (77)
图书 (39)
会议论文 (19)
图片 (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78)
2014(854)
2013(470)
2012(459)
2011(486)
2010(365)
2009(208)
2008(185)
2002(5)
200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348)
福建日报(70)
方言(4)
龙岩学院学报(3)
中国音乐(2)
新西部(下半月)(1)
中华文化论坛(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青年科学(教师版)(1)
台语研究(1)
长汀加大力度保护客家文化
作者:黄启元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黄启元) 近日,长汀县汀州文庙的大成殿门、台阶等修缮工程基本竣工,修缮后的汀州文庙焕然一新。 长汀县客家文化遗产丰富,据该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有不可移动文物854处。其中,有保存完好的三洲古民居群和长汀城区店头街,有底蕴深厚的客家宗祠。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十番音乐》、《
客家山风 抵榕城
作者:江玫宾 莹清华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7月的榕城夏夜,炎炎 暑气逐渐消退。福州人民 会堂里,却涌动着热烈的 气氛。由著名女指挥家郑 小瑛率领的厦门爱乐乐 团,为福州人民带来了一 场别具特色的“八闽清”交 响音乐会。$$ 音乐会在小提琴协奏 曲《诗篇》中拉开序幕。这 部歌颂厦门海沧大桥辛勤建设者的作品, 以民歌风格的慢板象征蕴藉深厚的中华
各地客家山歌专家响集结号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何文琦)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客家山歌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周末在罗湖区文化馆举行,来自北京、广州、梅州、深圳以及台湾的客家山歌专家齐集一堂,探讨客家山歌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共议如何让客家山歌焕发新魅力。 尝试山歌交响化
客家“伯公”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连城县四堡乡洋背村的水口伯公神位 □吴德祥 文/图 在客家地区,“伯公”神位处处皆有:在屋内有镇宅土地龙神伯公、灶头伯公等,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床头伯公;在田野则有塘头伯公、田头伯公、水口伯公、路口伯公、桥头伯公、大树伯公、石头伯公等等;在祖坟旁还要专门建造一个后土伯公神位。对一些辖地
客家童谣入教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童谣为载体,对幼儿进行品德行为教育时,将其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挑选出来进行教读。比如《鸭呱呱》、
客家烈士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屏东六堆忠义祠昨日推出客家公仔,主角是六堆客家烈士“忠勇”,仔头戴斗笠、手持竹竿绑菜刀,忠义祠还准备推出电音忠勇,赶上时代潮流,成为台“客”文化。
槟州客属公会改名为客家公会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凤】 6月16日,马来西亚槟州客属公会在该会2013年度会员大会上,一致通过修改章程,更名为槟州客家公会,与该国各地的客家公会名称统一。该会首长们表示,更名后较合乎世界潮流,目前全世界及大马许多客家社团均已使用“客家公会”的名称。此外,该会在章程修改上,对部门设置、董事会赋权等方面也作了调整
周末青春舞台公益活动启动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昨晚,由团市委和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组委会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周末青春舞台”公益活动启动晚会暨第二届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梅州城区演唱会首场秀在梅城院士广场亲水公园举行。 在活动现场,曾辉彬、陈善宝、刘莉汕等客家流行歌手的精彩演出和激情互动让现场高潮迭起,他们的歌声、舞蹈把整个公园装点得更加富有艺
客家谚语拾趣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方言] 励志篇 男人无志做无家,女人无志“生离。” 食唔穷,着唔穷,无划无算一生穷。 近水莫枉水,近山莫枉柴。 人穷莫断猪,富贵莫断书。 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 禾大唔使
客家十番音乐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作者:钟德彪 马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十班”、“十般”“五对”,这一音乐形式经历代客家民间艺人创作,并不断加工提炼而流传下来,至今已为越 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其专用曲调如《八板头》《过江龙》《过街溜》《高山流水》《山下乐》《刮耳风》等,2007年“闽西客家十番”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