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1)
期刊(164)
学位论文(34)
图书(6)
会议论文(4)
视频(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01)
期刊 (164)
学位论文 (34)
图书 (6)
会议论文 (4)
视频 (2)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203)
2013(51)
2012(48)
2010(23)
2009(5)
2008(13)
2007(9)
2005(6)
2004(7)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27)
客家(11)
嘉应学院学报(8)
广西文史(3)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
国史馆学术集刊(1)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
炎黄世界(1)
龙岩学院学报(1)
广西社会科学(1)
客家民间文学与客籍作家的互动:兼论黄遵宪与客家民间文学的关系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4期 来源:济宁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民间文学  客籍作家  黄遵宪  互动 
描述:历史,在自己口头创作中塑造了各种英雄形象及反面教员,给作家提供了创造典型的宝贵材料[1]。客家民间文学与
东南亚客家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以中央大学马来西亚客籍侨生为例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东南亚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东南亚客家  马来西亚  客籍侨生  Ethnic  Identity  Ethnic  Relations  Hakka  in  Southeast  Asia  Malaysia  Overseas  Hakka  Students 
描述:东南亚客家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以中央大学马来西亚客籍侨生为例
井冈山客家话音系
作者:卢绍浩  期号:第2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市  客家话  声韵调  阴阳  江西省  字音表  第三人称代词  学走路  饥饿的感觉  古入声 
描述:江西省的井冈山市居民有土籍、客籍之分,全市七个乡镇中,茨坪镇及罗浮、厦坪、拿山三个乡的居民是土籍人,下七、长坪、黄坳三个乡的居民是客籍人。本文据下七乡客籍居民所讲的客家话,就其声韵调及声韵调的配合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台湾客家文学的族群文化底蕴
作者:樊洛平  来源: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台湾  客家文学  族群文化  小说创作  文化内涵 
描述:本文中所有例证均引自客籍作家的作品,讨论范围更集中于战后的台湾小说创作。
黄遵宪若干革新思想探析
作者:赖贤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思想史  中国  近代 
描述:,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经济、社会发展体制。这就是“不屑以诗人自居”的黄遵宪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追求。
罗香林先生与客家精神的崛起
作者:李春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精神  罗香林  中国近现代史  太平天国  清朝末年  无产阶段  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 
描述:挽救了党的叶剑英、大诗人大学者郭沫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等,都是客家人。[第一段]
试论茶山诗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
作者:钟俊昆 江凌风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山集》  创作倾向  清峭  轻快 
描述:曾几,号茶山居士,是北宋末南宋初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有诗集《茶山集》传世。他的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是爱国忧民的,但惨烈的家国身世以及独特的诗学追求,使茶山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江西诗派诗人的艺术道路,其清峭、轻快、自然平和的艺术特色,开了江西诗派中兴的先声。
清代汀州客家诗歌研究
作者:王水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文学  客家诗歌  诗歌创作  民俗风情 
描述:不管其使用了何种语言,只要其描绘了客家地区的风土民情,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都是客家诗歌;非客籍诗人创作的诗歌,只要其内容是关于客家地区山水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也属于客家诗歌。 清代
族群产业与网络:以印尼商店为例
作者:洪佩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业资源  印尼商店  族群产业  客家 
描述:否形成所謂的族群產業經濟,印尼商店內部的族群網絡關係為何?最後,從這群客籍印尼華人移居到台灣的因素和適應歷程等,更可以進一步了解他們所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並正視與紀錄下移居到台灣的少數客籍印尼華人的移民歷史與文化背景。
客家人与新兴木刻运动
作者:赖荣幸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鲁迅  新兴木刻 
描述:就全国的木刻运动而言,客家人在诸多方面开了先河。从民族(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客家人积极参与这一运动的原因及其特点,并把20世纪上半叶新兴木刻运动中的客籍木刻家乃至当时所有客籍美术家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对我们挖掘研究客家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上页 1 2 3 ... 8 9 10 ... 40 41 42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