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有成就,全是客家乡亲成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吴伯雄题写的贺词
郑钢坚演出照。(郑丽萍摄)
本报记者李少凤
曾在国家大剧院和中国国际合唱节上亮相的大型客家山歌主题交响曲音乐会《交响山歌·客家新韵》,6月11日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唱响。这种将客家山歌交响化、实现大俗大雅交融的创意获得了专家与观众的双重赞誉。而提出这一创意的正是我市蕉岭乡贤、深圳
-
八旬翁出书魏巍题书名 志愿军战士徐平自编客家山歌集《徐平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徐平老人欣然在《徐平民歌集》上题字赠记者。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已故作家巍巍为徐平老人题写的书名。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徐平老人说:他的嗓子一直没有闲过,每天都要拿着快板和老伴一起唱上几首自编的客家山歌。
郑飞写道:“我想徐平同志是很幸运的,在千千万万的老志愿军战士中,他的作品竟能得到魏巍
-
台灣客家戲曲之流變與發展從客家採茶戲到客家大戲
-
作者:謝一如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戲 三腳採茶戲 四平戲 客家戲劇本 本土戲劇 台灣戲劇
-
描述:戲劇在台灣本土戲劇史上的重要性 並借用文獻的資源說明其有可能為台灣本土戲劇之先驅另本文結合理論與 實踐以現有之舞台劇本來說明客家大戲與小戲之間的關係並介紹說明客家 戲劇的特色所在本論文分成幾大部份進行探討一 小戲的概說二 台灣客家 戲劇的小戲階段三 台灣客家大戲與其他劇種的交流階段四 台灣客家大戲 的演出狀況五 山歌的改良與大戲的完成六 台灣客家戲的特色
-
创作型摇滚乐团结合传统音乐素材之研究--以好客乐队为例
-
作者:林宜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型摇滚乐团 客家山歌 山歌子 老山歌 好客乐队
-
描述:,紹及團員的基本資料。
第二章 主要是以音樂分析為主,在好客樂隊出版的第一張專輯【好客戲】中,運用到客家八音曲牌的《大團圓》與傳統歌謠《桃花開》,這兩首樂曲做傳統與現代的對照分析。
-
松溪马窝山歌的风土特色与传承保护:松溪县文化馆
-
作者:陈艳
期号:第12期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松溪县 客家山歌 传承保护 文化特色 民间文化 客家人 歌曲内容 文化馆 自然村 采茶歌
-
描述:下来,逐渐形成一个客家村落.起初马窝山歌并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松溪县举办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当时花桥乡文化站组织马窝自然村的一些村民,将马窝山歌以合唱的形式编排成歌表演形式节目参加农村文艺调演.从此马窝自然村的客家山歌就被称为马窝山歌,作为松溪县民间山歌的代表流传保护下来.
-
台湾闽台传统歌谣研究评述
-
作者:傅倩琛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歌谣 闽台歌谣 闽南歌谣 歌谣研究
-
描述:自尊和乡土自信的表现。台湾歌谣流变的原因,主要是日本殖民时期的文化侵略,国民党当局歧视地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反弹",台湾岛客家歌系与原住民歌谣对闽台歌谣的近距离影响,使得台湾歌谣比闽南歌谣母本更加丰富而多样化。
-
龙岗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特区与港澳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 高等级公路 全民健身 清林径水库 深圳机场 数字传输系统 日供水量 系统装机容量 保险业 深汕高速公路
-
描述:电站。邮电通讯方便畅通,金融机构布局合理,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7.2万门。龙岗镇拥有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景点“龙园”,联合国开发署定为生物多样化工程基地井内设36球道“歌兰保龄球馆”,融客家
-
岭南音乐的新世纪随想曲
-
作者:吴粤北
期号:第1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音 音乐文化 广东音乐 鼓舞 劳动号子 山歌 民族艺术 恋人 家庭 岭南
-
描述:化的界限,甚至是国家的界限,种族的界限,使得许多各具魅力的民族艺术不可避免地变得面目模糊,更何况我们的岭南音乐呢?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广东音乐、潮州锣鼓或是客家山歌在本世纪继续回响吗?能使我们的岭南音乐文化得以继承,甚至发扬光大吗?我们的岭南音乐文化在20世纪上半叶令人欢欣鼓舞地崛起,却在下半叶开始令人忧心地衰落。
-
客家电视台与台北都会客家阅听人族群认同建构之关联性初探
-
作者:蔡佩
期号:第19期
来源:中华传播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电视 客家认同 族群媒介 族群认同 客家阅听人
-
描述:亦有差異性存在,傳統山歌節目在「族群態度」的建構上有顯著差異。族群根基性的情感以及族群重要他人的正向互動,和客視形成族群認同建構的金三角。客視在建構台北客家閱聽人客家認同所扮演的角色,是將原生的客家家族情感,擴大至對整個客家族群的歸屬與認同,同時也改善了都會區客家人的隱形化現象,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與榮譽感,甚至能夠促進客家後裔的族群文化參與行動。
-
歌剧《土楼》地域性旋律研究
-
作者:黄月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歌剧《土楼》 地域性 旋律 客家山歌
-
描述:当前中国歌剧发展面临的难题。福建首部原创歌剧《土楼》就是在近几年歌剧发展形势下顺利生产的作品。作曲家莫凡老师站在了现当代人们对旋律审美的需求,创作出质朴、简洁、细腻、具有浓郁地域性风格的旋律,让观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客家土楼的音乐和文化。笔者广泛地搜集、整理、分析前人关于歌剧《土楼》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部歌剧中的地域性旋律深入地分析。文章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简洁地讲述了歌剧《土楼》的概况;第二章主要是对该部歌剧地域性旋律的形态深入分析;第三章主要是对地域性旋律在该部歌剧声乐和器乐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研究;第四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作曲家莫凡老师创作中的审美取向及其文化渗透。歌剧《土楼》的旋律创作是以客家山歌为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既有作曲家的原创音乐,又有吸取客家山歌音调改编的地域性特征音乐。作曲家将原创音乐和地域性音乐歌剧化,用西方歌剧中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管弦乐不同音乐形式来表现特色的客家音乐、客家文化,传递崇高的客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