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非遗工作捷报频传 “梅州客家山歌”等三项目被授予省首批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从市文化馆获悉,“龙舞盛世”——2012年广东龙舞网上大汇演闭幕式颁奖会6月9日在东莞市石龙镇举行。颁奖会是今年以“活态传承,重在落实”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龙舞大汇演共评出10条金龙,大埔花环双龙、丰顺埔寨火龙双夺金龙奖,大埔青溪黑蛟灯获银龙奖。大埔花环双龙还应邀参
-
我市将全力建设粤港澳交流合作(梅州)示范点 着力提升客家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钟洁华)记者从昨日上午召开的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全力建设广东省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梅州)示范点,以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民俗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
-
《大迁徙》在梅拍摄 是第一部全面记录和反映客家民系的形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潮华通讯员朱迪光)6月23日至30日,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迁徙》摄制组一行,先后在梅县松口、南口、石扇、程江、西阳、水车、丙村、雁洋等镇,以及叶剑英纪念园、雁南飞茶田等旅游景区,进行大型纪录片《大迁徙》的拍摄录制。
据悉,13集大型纪录片《大迁徙》,将是第一部全面记录和反映客家民
-
首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在福建举行 我市代表队奖牌总数最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游文君)日前,首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在美食名城福建省连城县举行,来自广东、台湾、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的16支客家代表队共130多名客家烹饪名师进行了精彩比拼。由雁南飞茶田等著名餐饮企业烹饪名师组成的梅州代表队表现出色,为我市带回了5个特金奖及多个金银牌奖项,奖牌总数在16支代表队中位居
-
小记者探寻客家特色文化 校讯通“我的多彩暑假”系列活动拉开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昨日上午,中国客家博物馆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他们是校讯通“探寻客家特色文化”小记者团的成员。小记者们拿起手中的相机、纸笔追溯悠久的客家历史文化,同时也拉开了由梅州移动公司主办的校讯通“我的多彩暑假”系列活动的序幕。
据了解,为丰富青少年学生的暑期文化生活,为家长、孩子搭建沟通的桥梁,中
-
一个客家名人与一座城市的文化史 ——梅州籍著名学者、《我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刘军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最近撰写出版了《我与深圳文化》(上、下卷)。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即将在梅举办前夕,他拟将其800套新著和个人珍藏图书约3000册分别赠给母校嘉应学院以及梅州市宣传文化系统相关单位,聊表寸心。日
-
“2010香港客家文化节”闭幕 我市参加项目受到热捧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为期3天的“2010香港客家文化节”昨日在香港闭幕。参加文化节的领导和嘉宾观赏了“诗文书画——刘斯奋综合艺术展”、“客家风情——刘沅声泥塑作品展”、广东汉乐演奏、香港客家元素展和香港客家社团图片展。
据了解,香港客家文化节是第一次由香港客家社团和部分香港社团发起、组织、主办的文化盛会,主要有
-
客家新语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大丈夫立身处事,多有本末,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谋定之后,行且坚毅。2、能者用望远镜看世界;庸者用显微镜看别人。3、太阳在黄昏就退出天空,是为了让月亮也有尝试的机会。4、交谊愈深者,往来形式愈淡泊,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道行愈高者,表现形式愈平常,正所谓“露相不真人”。
(墨存)客家女是平凡
-
客家孩子过中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传统的客家中秋食品:猪肠糕
传统的客家中秋食品:月光糕
传统的客家中秋食品:蜜柚
陈敏
我的家乡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这里的孩子过中秋节很有意思。
那天,学校会放假,我们可以尽情享受中秋节的快乐。白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吃,就是陪亲朋好友。家里有许多月饼——都是大人事先藏好的。我们可以大饱口福,尽情
-
客家建筑 全围似砻的客家围龙屋———砻宇林 ———记梅县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砻宇林全景
朱迪光撰文/摄影
砻,它是将谷粒去壳变成米的作坊碾谷加工器。作为一种旧时乡村有围龙屋就有的常见的农家作坊农产品加工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砻已不再“旋转”,已成为民俗文物。但形似砻的围龙屋且是堂屋前后周匝围筑的围龙屋则上了年纪的人未必都见过。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
上页
1
2
3
...
7
8
9
...
96
97
98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