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傩公·傩婆述闽西北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反映闽西北客家文化的长篇小说《傩公·傩婆》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福建武夷山大源村是泰宁古傩起源的地方,小说《傩公·傩婆》以大源村古傩的守望与传承为背景,以客家民俗文化为经,以闽西北旅游为纬,以感情为轴,充分展现了民俗、旅游,亲情、爱情等。 【侨报讯】童杨先生关于闽西北客家古傩文化的长篇小说《傩公
苏东坡与客家美食赖晨
作者:赖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苏东坡(1036—1101),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美食家。他虽然不是客家人,却与客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客家美食史上留下许多佳话。 1047年,苏东坡之父苏洵游学赣州,住在水南乡隐士钟子翼、钟概兄弟家里。期间,钟家热情相待,与钟家相邻的客家人相继提着水酒,或托一盘花生
客家围屋群养在“深闺”640年
作者:曾焕阳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清末所建的谦吉楼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 古村屋内的百年古井。 掩映在夏田古村落田园风光的客家围屋。 本报河源讯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冯晓铭、谢全建摄影报道)今年上半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之一的河源市连平县陂头镇夏田村古村落,坐落在被誉为河源“小桂林”之称
客家人的祠堂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邱金湟 据历史记载,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祠堂,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才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才发展到高峰。客家人迁徙到南方定居后,在居室方面,不但创建了集宜居与安全于一体的客家围屋,而且继承和发展了祠堂的构筑艺术。从遍布城乡的大小祠堂便可知道,结构宏伟、工艺精美,大多
赖盛庭:客家文化逐梦人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赖盛庭在阅读收集到的客家民俗资料。 □邱有平熊益康 文/图 虽已退休在家,但他仍向一座座知识的高峰进发;虽已年过七旬,但他仍孜孜不倦地写诗作词出书;虽已老眼昏花,但他仍刻苦学习电脑知识。他,就是石城县的赖盛庭老人,一位客家文化的执著逐梦人。 客家文化痴迷者  “身为客家人
客家少年的精神原乡 ——评《巴澎的城》
作者:陈美者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乡土题材的儿童小说,向来不缺。不过,不少儿童小说会有这样的大背景:山野青翠花香弥漫,野鹿在山涧奔跑饮泉,三五顽童带着小狗爬树偷枣……美则美矣,却流露出略显乏味的符号化气息,不易带来阅读的惊喜。 擅长讲故事的作家王勇英则不断寻求创作上的突破,尤其是新近出版的“弄泥的童年风景”系列小说(
中央苏区红色歌谣教育传承研究
作者:金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色歌谣  中央苏区  教育传承 
描述:欣欣向荣的景象。本论文将从四个部分来逐一论述;第一部分说明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形成与发展。从大量的客家文学作品中我们得知客家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他们为赢得自由幸福的生活而默默地耕耘,收获。由于革命
中央苏区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论坛上,罗勇在发表演讲。记者刘念海 摄 ○主讲人 罗勇 3月28日,由赣州客家联谊会主办的“客家精神与赣南苏区革命运动”高峰论坛在赣州举行。来自全市文化领域和学术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起,围绕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在论坛上,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
结合客家与东南亚风格,东莞凤岗现存最好排屋楼侨屋观合楼交政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观合楼是现存最坚固的排屋楼。 凤岗排屋是当地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 观合楼上的青绿色琉璃柱。 墙上的雕花 6月16日,东莞凤岗镇观合楼楼主的后人正式将祖居交由政府管理,成为凤岗接管的第一座私人产权排屋楼。凤岗是广东著名的侨乡,现存华侨出资建造的排屋楼1
客家规劝类民歌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宁江炳 在丰富的客家传统民歌中,有不少是“规劝”人们弃恶从善、行为检点,包括劝人夫妻恩爱、孝敬父亲、疼爱子女、兄弟和睦、勤劳持家等。这类民歌的内容符合大众的道德品质和伦理观念,也表现出客家民间艺人令人叹服的艺术才能。客家脍炙人口的规劝类民歌,是民间文学中的珍品,按内容分大体可以分为下面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