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文化土楼元素旅游板块永定城市建设彰显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陈良锦 马斌 通讯员 赖初源) 米黄色的临街建筑外墙、精致的凤形土楼路灯、美轮美奂的城市夜景……这是永定县城市建设带给人们的直接印象,“现在的永定县城文化味浓了,越来越漂亮了!”当地居民对此深有体会。
今年永定“城市建设战役”着重抓好五大板块建设,即:寨下新区建设、古镇新区建设
-
东兴书室客家儿女的书香情怀本报记者包国军通讯员王连丁文/图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东兴书室前的门楼
刻在石壁上的文字揭开了东兴书室的“身世”。
4月6日,本报刊发了独家新闻《澳头老屋村——穿越岁月的民俗风情画》。其实,在澳头老屋村旁,还有一处古建筑,即建于清末的学校——东兴书室。书室前面的门楼上题着“澳头村东兴学校”,并注明
-
八旬老翁创客家山歌教育下一代他的客家山歌集——《徐平民歌集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闲时,徐平老人和妻子在家里聊天,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摄
■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在惠阳区淡水曲岭窝,住着一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已20多年的老人徐平,打起快板唱客家山歌是他乐享晚年的最大爱好。他今年83岁了,20多年来自创了近百首客家山歌,内容多是爱国题材和惠阳20多
-
中国第一个由“无地域”概念民系群体构成的商会组织成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办会宗旨】
以法建会,以德立会,以责长会,以利兴会
【办会方针】
崇商论道,联谊合作,共谋发展,世代传承
【核心理念】
传客家先进文化,承先贤诚信之道
历经政不违良俗,扬社会更多正气
【行动纲领】
以建设客商资讯平台为起点,促进客商信息交流、团结互助;
以建设客
-
强力打造客家特色文化产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平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凌峰
参加西北大学“文化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学习后,我深切感受到西安大气魄、大手笔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和成效,对我市大力发展客家特色文化产业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人认为,发展梅州客家特色文化产业,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擦亮“世界客都”金字招牌。要加大宣传力度,大量
-
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
-
作者:包国滔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元明时期 归善县 民族融合 社会变迁
-
描述:真等族迁至,使民族结构呈现以汉为主体的多元格局。至明,民族结构从多元进一步演变为二元。首先,瑶等族的发展相对有限,明中叶后基本融于汉族。其次,汉、畲关系成为主要民族关系,双方既有基于经济资源争夺
-
永定客家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研究
-
作者:卢丽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永定 客家土圆楼 和谐 美学特征
-
描述:楼“和谐”美学特征的成因和文化内涵,并对其成功申遗后的和谐发展进行现代性思考。第一章对主要对永定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进行概述和具体描述,从土楼建筑外在造型、建筑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论述客家土圆楼
-
天河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启动
-
作者:黎亮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成为乞巧文化艺术节后又一推动文化发展引擎
本报讯 (记者黎亮 通讯员 田禾 图/记者莫伟浓 实习生陈思远)继乞巧文化艺术节之后,天河又多了一个文化艺术节——客家文化艺术节。12月23日,天河首届客家文化节在凤凰街启动,专家称,这是推动天河文化发展的又一新引擎。
当天上午,来自省、市的专家学者
-
培田客家社区大学开学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有了新开端。
该校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和可持续发展专项教育基金、西部阳
上页
1
2
3
...
7
8
9
...
49
50
5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