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桅杆:客家的华表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故乡有句谚语云:“男建功名树桅杆,女守贞节立牌坊”;又有俗话称:“嫁人要嫁徐坊坝,又有豆子又有蔗;发财要数桅杆下,死了也有后人话”。
桅杆,本是航船上的设备之一,用以升帆、挂旗、吊灯和安装风向标等。但客家地区的陆上桅杆,又有什么文化内涵呢?
当你走进群山苍茫,流水环绕的客家村落,一支支的旗
-
狂欢闹元宵 游客直呼“太震撼” 连城县第十一届冠豸山客家民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马卡丹 通讯员 黄水林 罗展阳) 昨日,连城县第十一届冠豸山客家民俗文化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芷溪花灯等在连城各地举行,三十三万连城客家人和五万海内外游客
-
海峡客家一家亲民俗汇演心连心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9月8日,在2012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客家民俗大汇演活动开幕式上,一场融合了连城本地风情和台湾客家民俗的表演晚会《客家神韵》,让现场的海峡两岸6000多名观众激情飞扬、如痴如醉
-
海峡客家旅游发展论坛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董静)昨日上午,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海峡客家旅游发展论坛在闽西宾馆举办。国家旅游局副司长李亚莹,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长陈扬标,国家旅游局台湾处处长武月中,市领导杜乔元、余丽明、张斯良
-
余秋雨参观考察永定客家土楼
-
作者:李添华 何雪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日,在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即将拉开帷幕之际,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在永定县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永定客家土楼。
当日,余秋雨一行首先来到永定县洪坑振成楼,饶有兴致地一边参 观一边听楼主林日耕对土楼作的介绍。参观过程中,余秋雨
-
台胞钟情永定客家土楼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 卓小燕) 昨日,永定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又迎来了一批来自宝岛台湾的嘉宾。台胞们参观完土楼王子振成楼,了解了振成楼几近完美的建筑艺术和浓重的崇儒重教之风后,纷纷赞叹:“了不起,客家文化了不起!”
今年以来,世界文化 遗产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加强宣传,吸引了一批批来自宝岛台湾的游客。特别
-
客家山村端午采药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温云远
客家山村过端午节吃粽子、挂艾叶,喝雄黄酒,同各地汉族习俗一样,然而端午采药是客家山村里古老的节俗之一。
世传我国上古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制医药,为中华医药的始祖。客家先民自中原南
-
客家土楼前 共筑和谐墙 ——永定县采集全球客家圣土行动侧记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把采集来的圣土,被倒在一个木盒子里。 □ 刘永良 文/图
“一夯,风调雨顺;二夯,国泰民安;三夯,和谐盛世……”9月9日,世界遗产福建土楼永定“振成楼”前。采集五大洲、99个客家聚居地的圣土汇聚于2011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福建土楼文化节开幕式现场。经过恭迎圣土、诵文祭土和筑墙仪式后,
-
客家捐石施茶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石座
□巫林亮吴江辉文/图
客家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重路弯,路人行走艰辛,常常因劳累而患病,尤其是严寒或酷暑时,更易得风寒或中暑。为此,素有乐善好施且敦邻睦友传统的客家人,常常会在路旁的凉亭上“捐石施茶”。
捐石,就是打造一个高约80厘米、直径约80厘米的圆锥形石座,石座
-
携手打好“客家牌” ――访台湾中华两岸旅游产业
-
作者:黄俊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的成功举办让我深有感触,龙岩应作为客家文化发展的前导和基地。”9月10日上午,台湾中华两岸旅游产学发展协会理事长、康德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冠亚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沈冠亚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台湾的客家文化比较 分散,但都形成了各自特色,对于旅游业来说,这就需要
上页
1
2
3
...
7
8
9
...
34
35
3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