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客家人体质特征
-
作者:郑连斌 李咏兰 陆舜华 包金萍 王杨 张晓瑞 薛虹 荣文国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客家人 中国
-
描述:宽、形态面高、鼻宽、口裂宽、鼻高值接近南亚类型族群;客家人女性头长值大,额最小宽、面宽、唇高、眼内角间宽值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头宽、鼻宽、口裂宽值接近南亚类型族群.(ⅲ)客家人城市、乡村的男性与女性
-
关於台湾客家建筑的根源及其型态的特徵
-
作者:黄兰翔
期号:第74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建筑 客家建筑 移民原乡 双栋 边陲与中心 中国建筑
-
描述:的建筑形态,甚至台湾的客家建筑所表现的特徵,都是经过多次移民迁徙、定居,因应各时代的社会情境,融合各地风土民情一时性的「动态发展」之结果。
因为田野调查改变了研究问题的发问,同样是田野调查带来的观点,亦即
-
除溪,中国最美的土楼群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沿路群山延绵起伏,高耸云霄。层层青绿梯田间隐约显现着形态各异的土楼。茂密的竹林与潺潺清溪相映,阡陌间盛开着紫色的木槿和紫薇花,山垄上不断闪过结满亮澄澄果子的柿子树,农人牵着水牛沿着山间青石小道走过
-
洪坑,客家人的诗意田园
-
作者:陈平
期号:第2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以及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野完美结合、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闽南客家乡土画卷。 初春的一天,我沿着平静清澈的洪川溪
-
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
-
作者:王龙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都 傩舞 舞蹈生态学 文化功能 客家文化 发展
-
描述: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维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历史的、综合的考察。着重对民俗祭祀仪式中的傩舞文化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类,试图将仪式中傩舞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和形态特质立体地呈现出来,最终揭示其在特定民俗时空场域中的特征及傩
-
客家民俗仪式中的音乐班社考察研究:以广东大埔县中军班为例
-
作者:罗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野考察 中军班 客家民系 民俗仪式 广东汉乐 民间班社 认同作用 音乐民族志写作
-
描述:”特征。仪式主持者正是借用了“中军班”音乐的这种特征去达到、并不断强化客家人对本民系文化传统及信仰系统的认同。同时,“广东汉乐”在仪式程序中以中军班为依托,以民俗仪式为支撑的形态传承,成为汉乐之所以能在民间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
-
让客家民俗文化乘文博之风扬帆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漫画/晓武
涂启智
在第十届文博会54个分会场中,龙岗占了11席。其中,今年新增的甘坑生态文化创意村以生态田园为基础、客家文化为内涵、客家风韵建筑为空间载体、民俗节庆等为体验内容,成为本届文博会多元复合型旅游文化的一大亮点。
独具客家风韵的建筑是客家民俗文化象征,也是客家人抒发思古幽情、
-
梅州客家围龙屋大批被拆
-
作者:彭晨 罗玲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 彭晨 实习生 罗玲)梅州新规划的江南新城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伴随而来的是大批客家古居被拆除。6月中旬,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帖,呼吁拯救梅州围龙屋。随后,知名建筑艺术师方振宁转载了该微博,瞬间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尤其是围龙屋被拆除的照片,令不少网友唏嘘不已。
新城规划拿围龙屋“开刀”
-
美丽客家的大埔示范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宏海
核心摘要: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就是让“美丽中国”从“美丽乡村”、“美丽客家”开始。“示范区”建设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既要让客家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激活其生命力,让其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产业资源,保护利用好“非遗”与历史文化街区,探索一条城市建设与文化特色融
-
梅州将建国家级客家文化保护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中新网消息 记者24日从广东梅州市文化部门获悉,《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正式通过中国文化部专家论证会,今年,梅州将全面启动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
地处粤东的梅州是客家文化主要发源地和客家文化向外传播的核心区之一,其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原生态客家文化资源。目前,仅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