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762)
报纸(1681)
学位论文(357)
图书(259)
会议论文(70)
视频(6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762)
报纸 (1681)
学位论文 (357)
图书 (259)
会议论文 (70)
视频 (63)
按年份分组
2014(2088)
2013(313)
2011(389)
2010(313)
2009(158)
2008(159)
2007(96)
2006(66)
2004(34)
2003(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538)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95)
龙岩师专学报(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4)
中国经济史研究(3)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1)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学术交流(1)
北京:华龄出版社(1)
台湾全志 卷9 社会社会运动篇
作者:何明修 萧新煌  来源: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台湾全志 卷9 社会社会运动篇
客家传统社会 下 民俗与宗族社会
作者:  劳格文 John Lagerwey   来源: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客家传统社会 下 民俗与宗族社会
客家传统社会 下编 民俗与宗族社会
作者:  劳格文 John Lagerwey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客家  傅统文化  文集 
描述:客家传统社会 下编 民俗与宗族社会
客家传统社会 上编 民俗与宗族社会
作者:  劳格文 John Lagerwey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客家  傅统文化  文集 
描述:客家传统社会 上编 民俗与宗族社会
文教与社会力:敬字亭与客家社会意象的建构
作者:傅宝玉  期号:第2期 来源: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敬字亭  惜字崇文  文化符号  集体记忆  公众场域  社会建构 
描述:關信仰文化爲例,分別由惜字現象所涉及的國家控制、文字教化與社會統合等角度,探討敬字亭所代表的文化基模(culture schema)的底層意涵,並從集體記憶與空間場域兩個面向切入,解析當代客家意識的建構。根據本文研究發現,敬字亭作爲一種集體記憶與文化符號,從傳統到當代似乎呈現以下之趨向:(一)「惜字崇文」的象徵意義被保留,並轉介爲對知識教育的講求。(二)地方社會交織互構與自我超克的記憶落實爲社區振興與在地情感的凝聚。(三)同時有關文教與社會力的記憶被聯繫到客家文化特有脈絡中,並進一步透過惜字祭典與相關展演論述的不斷操作,在當代客家族群文化重振運動的現實情境下,「敬字亭」作爲高揭文教與社會力的指標,成爲體現當代客家社會意象,實踐客家族群主體性的建構媒介。本文研究旨趣在嘗試透過敬字亭此一傳統符號與客家社會的關係爲例,理解當代客家社會建構的某些線索。
“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东南沿海散工研究(二)
作者:周大鸣 周建新  期号:第9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散工  流动人口  生存模式  社会保障  社会关系  散工特征 
描述:本研究立足于当前中国大陆经济最具活力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广州市、杭州市、厦门市和南宁市等城市的外来散工为研究对象,以外来散工的群体身份、生存状态、生活目标、谋生手段、关系网络.在城市中的文化体验、社会适应,以及他们的社会支持、救助保障和呼声、意见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侧重理论综述和特征描述。[著者文摘]
梅州地区客家侨批业初探
作者:李小燕  期号:第6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梅州地区  客家  过番  华侨  侨批 
描述:旧时 ,梅州地区许多客家人或由于生活所迫 ,或由于政治原因 ,或由于土客械斗下南洋谋生存求发展。他们在侨居地辛勤劳作 ,赚钱后通过水客、侨批局、私营商号、侨批馆与钱庄寄信寄钱回唐山老家。由此 ,在客家侨乡社会发展起了一个具有侨乡特色的行业———侨批业。侨批为客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地方性知识下的实践:以赣南老区Z村为例
作者:刘承涛 王倩  期号:第10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生态文明  客家文化 
描述:当前,全球范围内环境恶化,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如何协调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地方性知识的角度入手,分析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在保护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和赣南老区的发展应充分尊重客家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客家山歌的生态语言学考察
作者:汪国胜 徐采霞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生态语言对策 
描述:客家山歌的产生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客家山歌的继承与发展面临困境.巩固和强化客家山歌语言交际功能、培养对客家山歌语言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开发客家山歌语言文化蕴含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新的生态环境下客家山歌的生态语言对策.
山旮旯里崛起一座客家幸福新村
作者:省发展改革委“双到”办  期号:第1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美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六大工程,把竹径村打造成为一个经济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交通安全便捷、公共服务健全、生活舒适方便、环境整洁怡人、客家文化浓厚、人文关怀备至、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安居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