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客家文化与语言教学分析
-
作者:罗纶新
期号:第2期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语言 教学
-
描述:客家文化却面临重大的考验。尤其遭遇空前未有之客家话大量又快速流失的问题,及文化即将灭绝的困境。台湾为了使各族群的语言文化得以保存。并且推动族群互相尊重、并存共荣的政策,乃在中小学推动乡土语言课程及
-
古今中国面面观 北京语言学院来华留学生毕业论文选
-
作者:武柏索
来源: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古今中国面面观 北京语言学院来华留学生毕业论文选
-
《切韵》与方言——为第十六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而作
-
作者:李荣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方言 客家方言 切韵 广韵 同音替代 南昌 系统 韵书 源流 汉藏语言
-
描述:方言不完全符合,《切韵》还是对的(瑟?统)。[贰]从现代方言看,有的字大概是《切韵》收字不全(欬梗砍)。[叁]有的字《切韵》系统的韵书虽然收了,源流还需要探讨(??廈)。为方便起见,下文有时用《切韵》代表《切韵》系统的韵书壹有的字《切韵》虽然跟现代方言不完全符合,《切韵》还是对的(瑟?统)
-
校雠名家 洛带乡贤:历史语言学家王叔岷先生事略
-
作者:胡开全
期号:第6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叔岷 洛带镇 校雠学 史记斠证 庄子校诠
-
描述:录《幕庐忆往》单独发行。先生1992年往返大陆旅游,2000年获台湾"行政院文化奖",2002年开始长住大陆,2008年8月仙逝于龙泉驿区其长子家中。
-
成都客家方言基本词汇的演变方式初探
-
作者:兰玉英 曾为志
期号:第2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都客家方言 基本词汇 演变方式 语言学
-
描述:都官话中相应的词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成都客家方言词汇的演变方式,包括交混式、迭置式、替代式和创新式几种。文章认为成都客家方言通过交混、迭置、替代和创新等演变方式来重建了一个基本词汇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传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
汉藏语研究四十年 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论文集
-
作者:戴昭铭 美 马提索夫
来源: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汉藏语研究四十年 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论文集
-
人类学与客家研究的对接与深化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人类学 客家文化 历史学 客家人 地域文化 田野调查 理论与方法 族群文化 生态学
-
描述:客家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族群文化。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意味着客家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诸如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语言学、建筑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的整合与补充。历史学与人类学对客家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而言,人类学对于客家研究的意义更没有受到重视,实际上,客家的族群属
-
坑梓新村、卢屋客民语言状况考析--一种有趣的文化认同
-
作者:刘丽川
期号:第2期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客家 异质文化 文化认同
-
描述:异质文化相遇必将碰撞、交融, 结果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认同,由此带来相关文化的重新整合。本文从深圳坑梓新村、卢屋客民的语言状况出发,分析黄、卢等姓在坑梓这一特定社区内的文化认同现象, 并对这种现象作出进一步的思考。
-
试论客家民系与方言的形成
-
作者:谢永昌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方言 形成时期 成熟与稳定期
-
描述:本文认为,客家民系与客家方言是相伴生而同步形成的,其形成期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从社会学、历史学、族谱学、语言学等角度审视,客家民系与方言大致形成宋末至明初,而客家的成熟与稳定期则是在明末至清中叶这一时期
-
论客家方言的断代及相关音韵特征
-
作者:邓晓华
期号:第4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音韵史所代 音韵特征
-
描述:客方言形成于晚唐五代、宋初之间,这也是客家民系形成断代的最重要的语言学证据。客话“窗双”与通摄字合流是一个重要的分区语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