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第一漂”蛟龙溪漂流试漂成功
-
作者:张瑞兰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月10日上午,位于宁化县湖村镇肖坊村的蛟龙溪漂流试漂成功。
在现场,试漂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穿上救生衣,并接受了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10时30分左右,几十个橘红色气筏顺着水流从上码头漂流而下,开始了近5公里的漂流体验。
漂流过程中水流急缓适中,河道时宽时窄,水流时而湍急时而舒缓,有
-
探寻客家文化源流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刘耀辉在“客家文化探源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新郑专电 (特派记者杨剑辉)昨日,由市政协举办的 “客家文化探源行”暨祭拜黄帝仪式在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举行。市政协主席刘耀辉,市政协党组成员杨富生,市政协副主席吴选钊、邓木林、邓炳球、陈树秋出席仪式。郑州市政协主席李秀奇,新郑市党政负责人等陪同祭拜。刘耀辉一行8月8日抵达郑州,受到李秀奇,郑
-
品牌战略提升客家美誉 ——解读“雁南飞效应”系列报道之三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进入雁南飞,游客都能感受到景区员工的优质服务。(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何碧帆实习生罗锦莉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要做就做最好!”宝丽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叶华能时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16年来,雁南飞孜孜以求,成功锻造了以客家文化和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精品。
如何锻造品牌?雁南飞人凭借的是
-
品牌战略提升客家美誉 ——解读“雁南飞效应”系列报道之三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进入雁南飞,游客都能感受到景区员工的优质服务。(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何碧帆实习生罗锦莉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要做就做最好!”宝丽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叶华能时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16年来,雁南飞孜孜以求,成功锻造了以客家文化和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精品。
如何锻造品牌?雁南飞人凭借的是
-
搭起家乡与都市沟通的桥梁 ——记上海客家联谊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刘军刘世锦
[传真]
梅州乡亲到了上海遇到困难,找到“他”肯定就会有人热情地帮忙;梅州学子考取了上海的大学,“他”会主动找上门联络提供帮助;几万斤梅州金柚通过“他”,到了上海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他”,就是搭起梅州山区与大上海沟通桥梁的上海客家联谊会。近日,获悉梅州市发展战
-
张广宁在花都区狮岭镇主持召开加强和改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羊城晚报讯记者蒋铮、通讯员史伟宗报道:广州将提高“新客家”集中区的公共服务配套,努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在交通出行、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继22日在新塘镇大敦村开展调研座谈后,23日上午,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又赴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花都区狮岭镇,继续就加强和改善外来务工人员服
-
你在惠州还好吗———一位惠州新客家与家人的对白(散文诗情景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陈禄泉
[时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人物:儿子、未婚妻、父亲、母亲]
儿子:那是一个冬季的日子,雪花飘飘,寒风呼呼。在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忽然刮起了一股旋风,“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我正是乘着这股旋风,告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水土……哇!那是一波狂潮,从内地驶向南方的车流根本
-
欲替山歌作郑笺《博罗客家山歌集》站在南方民歌高度观照博罗客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惠州形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客家山歌这种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一直根植于惠州客家人居住的山村。千年古邑博罗,是惠州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在这里经久传唱
-
客家土楼前 共筑和谐墙 ——永定县采集全球客家圣土行动侧记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把采集来的圣土,被倒在一个木盒子里。 □ 刘永良 文/图
“一夯,风调雨顺;二夯,国泰民安;三夯,和谐盛世……”9月9日,世界遗产福建土楼永定“振成楼”前。采集五大洲、99个客家聚居地的圣土汇聚于2011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福建土楼文化节开幕式现场。经过恭迎圣土、诵文祭土和筑墙仪式后,
-
八旬老翁创客家山歌教育下一代他的客家山歌集——《徐平民歌集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闲时,徐平老人和妻子在家里聊天,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摄
■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在惠阳区淡水曲岭窝,住着一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已20多年的老人徐平,打起快板唱客家山歌是他乐享晚年的最大爱好。他今年83岁了,20多年来自创了近百首客家山歌,内容多是爱国题材和惠阳20多
上页
1
2
3
...
6
7
8
...
9
10
1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