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进土楼窖家山歌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
作者:王旭辉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音乐审美能力 客家山歌 土楼文化 学生 保护与传承 客家文化 改革开放 旅游事业
-
描述: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却几乎被湮没于形形色色的音乐文化之中,在青少年当中更已是鲜为人知。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学校办学特色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在土楼景区学校把传统的山歌引进课堂,不仅可以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拓宽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
对客家居住文化特征的思考
-
作者:叶菁
期号:第18期
来源:管理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古籍有“构木为巢”“穴而处”的记载,这就是远古的原始建筑巢居和穴居。居住文化的形成,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宗族、信仰崇拜等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客家人继承了古代的建筑技术,创造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物化诗篇。
-
中国人大迁移 从「阿山」到「台胞」
-
作者:萧富元
期号:第56期
来源:远见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这个陌生小岛一待四十年。「二二八事件」便是这波迁移历程中的一个悲剧。四十四年後,政府也将专案研究「二二八」,把眞象还诸青史。客家山歌诗「渡台悲歌」悠悠吟诵着「劝君切莫过台湾」,四十几年前来的大陆百万民衆却在渡台之後享受到从未体会过的富裕平安。
-
唢呐声声 客家奇葩
-
作者:李小华
期号:第3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唢呐 于都县 历史悠久 客家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幕式 中央电视台 艺人 不完全统计 艺术人生
-
描述:》参加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幕式文艺晚会演出,使在场的海内外客家儿女感动得热泪盈眶;2005年6月11日,60名唢呐艺人参加了江西南昌国际傩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和踩街活动;2005年10月,近百名于都唢呐
-
产业扶贫 力推茶叶产业上台阶
-
作者:苏启兴
期号:第9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茶叶产业发展县”的机遇,推动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自然条件优。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2℃,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
-
客家美景“迎客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天下的杯花舞表演,让远方的客人品赏客家民俗的独特风味。
▲雁鸣湖柚花花香醉人,嘉宾感叹:“香味要怎么揣兜里带回去?”
▲平远五指石栈道的险峻秀美摄人心魄。
▲桥溪古韵一步一景,吸引嘉宾拍不停。
●何碧帆 陈棉玲/文 钟小丰/图
3月29日至30日,
-
古田宣言
-
作者:沈世豪
期号:第12期
来源:厦门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拭目这片圣地,青山苍翠,田野如织,近处的彩眉岭,远处的梅花山,都在静静地守望着.守望天光云影,守望日月星辰,也守望生于斯长于斯的客家儿女.尤其是古田会议会址,廖氏宗祠后面的那片郁郁葱葱的风水林
-
赣闽粤交接区的人口与社会变迁:以明清时期为主的观察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状况 社会变迁 明清时期 社会发展 社会关注 封建统治 社会矛盾
-
描述:产穷困、避役逃民谋生的空地,或寇盗劫掠者藏身之所。朝廷坐北朝南,以江西南端的虔州(南宋时改名赣州)为战略要地,作为控扼东南沿边地带的重镇,派遣精明强干的大臣前往驻守,故此,唐朝人说“虔居江岭,地扼
-
岗浦之春
-
作者:湛汝松
期号:第13期
来源:广州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成了富翁。富后,他觉得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点福音,便带着身背罗盘的堪舆大师,在绥福山区翻山越岭,四处寻找风水宝地。一天,陈文渠发现有个地名叫岗埔的山沟。北边,有座伟岸的大帽顶山;南边,近有开阔的田畴
-
万里迁徙 千年游弋
-
作者:萧春雷
期号:第5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陆路相当平坦,横亘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南段在这里出现了一个低矮的豁口,称站岭隘。唐末五代,赣南人满为患,大量移民翻越武夷山脉的各处隘口——站岭隘正是其中之一——涌进人烟稀少的闽西。 部分学者认为,客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