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堆客家生活印象-杨雅婷创作研究
-
作者:杨雅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六堆 生活印象
-
描述:《母親》、《家族》、《家園》、《摘菁仔》、《放學後》、《盤花》、《伯公》、《家神》、《大武山》,共十件作品。圍繞以家為中心開展出創作者與六堆客家的連結,整合一個交錯在傳統與現代、寫實與寫意之間的創作型態,歸納創作者在本創作論述中的作品脈絡。
-
客家“二次葬”习俗及其象征意义分析
-
作者:陈永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二次葬 象征意义
-
描述:文化碰撞与交融和风水观念盛行是其重要原因,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则是其现实原因。作为一种人生过渡礼仪,二次葬习俗集中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拜与孝道观念、灵魂观念以及浓厚的生命意识。
-
“六礼”古今谈:客家婚俗考略
-
作者:严恩萱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六礼” 婚俗
-
描述:汉族(包括客家人)自古重视婚礼,特别是六礼之俗。六礼在我国婚俗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虽迭经嬗变,只是形式不同而已,重财物礼节一仍其旧,而存优汰劣的规律是肯定的,新的婚俗礼仪终将取而代之
-
客家教育创新精神与河洛文化渊源
-
作者:唐超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河洛文化 教育创新
-
描述: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河洛文化中的基本传统。客家人从办学形式、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价值观等方面,对河洛文化的教育传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创造性地建构起独特的教育体系,并形成了鲜明的教育创新精神。
-
台湾福佬与客家族群融合略论
-
作者:刘燕凌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福佬 客家 融合
-
描述:随着台湾移民社会逐渐由定居社会转化,移民之间的关系出现一定变化,逐渐进入一个互相融合、互为渗透的新阶段。文章从"福佬客"的形成、民间信仰的融合、民间习俗的调适以及婚姻血缘的互通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说明台湾福佬与客家两大族群在冲突中接触、交流,逐渐走向融合的过程。
-
浅谈客家梅州地区书院藏书
-
作者:李惠芳
期号:第5期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梅州 书院藏书
-
描述:书院是我国古代教学、研究的重要教育机构,书院与书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书是中国古代书院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书院藏书是为书院的教学、研究服务的。本文从书院类型划分入手,分析了客家梅州地区不同类型书院藏书的种类特征,并指出无论何种书院,其藏书最终目的都是为科举服务的。
-
坚韧不拔:客家精神之重要体现
-
作者:刘清
期号:第S1期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坚韧不拔 客家 精神
-
描述:客家为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迁徙颠沛,没有被覆灭和摧毁,凭着一股坚韧不拔、刚毅勤奋、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蛰伏中奋起,创造着奇迹,维系着世代相传的熊熊薪火,使古老的文化在新的环境中延续发展,这种精神也涵盖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
台湾与闽西客家典借习俗的渊源关系
-
作者:俞如先
期号:第6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典借 客家 渊源关系
-
描述:以示与传统放贷机构意义上的典当的区别。台湾胎借与包括闽西客家在内的整个福建的民间典当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岸借贷习俗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华文化透过这样一种习俗形式,在台湾的生根和发芽。
-
浅谈粤北客家民居一例
-
作者:吴嘉亮
期号:第24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建筑 围楼
-
描述:任何一种建筑形式的产生与完善,都与其处于当地的历史条件与环境条件息息相关,本文粗略的介绍满堂围,作为客家传统民居的其中一种形式,是如何生成并保存至今。其建筑形式何以具有的种种特性产生的来龙去脉及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
民俗旅游研究:以赣南客家民俗旅游开发为例
-
作者:朱小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俗 客家 旅游规划
-
描述:和相关旅游研究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作为中国汉族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族群的民俗研究在赣南师院客家研究院多年的积累下是硕果累累,凭此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使本文获取立文之本。论文既有理论研究又包含实践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