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驻地高校办学特色及服务地方新思路
-
作者:林俊华 詹欢 黄志玲
期号:第7期
来源:活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办学特色 客家文化 人文环境
-
描述:用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指导高校办学,办出特色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从中不断拓展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则是当前高校推进新一轮创业的必由之路。[第一段]
-
宋代赣南交通格局的变化对客家民系形成的影响
-
作者:李云彪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交通格局 《客家源流探奥》 赣南 宋代 经济生活 思想意识 风俗习惯
-
描述:至宋初。”谢重光先生认为,“既然南宋时客家人已经形成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社会心理素质,共同的语言——客家方言,那么,肯定客家民系至迟在南宋已经正式成立,应是较合宜的。”
-
关于提升闽西客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
作者:丘有阳
期号:第10期
来源:管理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客家文化 软实力
-
描述:闽西客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雄厚的历史现实基础和自身的独特优势.但是,与“海面”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要求相比较,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
冠豸山旅游经济开发区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开放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经济开发区 统一规划 建设项目 滚动发展 旅游商品 高起点 总投资 开发带 动工
-
描述:多万元, A区(步行街区)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房屋已基本完成。购物街工程的兴建,将有力地推动开发区的总体建设步伐,促进连城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自然·社会·艺术--赣南采茶舞生存初论
-
作者:傅丽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 生态环境 人文环境 艺术特性
-
描述:本文以客家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歌舞"赣南采茶"作为研究视角,阐述赣南采茶舞蹈艺术在民间的发展基础和动力,并将其原生态区生存环境及方式的现状加以探讨和分析,探究赣南采茶在客家文化变迁中形成的艺术特性.
-
土楼,土楼公舍,乌托邦住宅及其他
-
作者:谭刚毅
期号:第6期
来源:住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土楼公舍 吉斯工人之家 住区 乌托邦 消费社会
-
描述:文章对传统的客家土楼、万科的土楼公舍以及19世纪的吉斯工人之家等乌托邦住宅进行模式、理念、管理和历史进程等方面的分析,并解读其形式、密度与构造等的社会意义,透过三个案例发展境遇揭示背后的社会与经济问题,最后总结在消费社会住区建设应注重公民意识、商品化与资源共享的平衡以及多样性的要求。
-
晚清粤东妇女集体自杀事件与地方族群社会——以民国《丰顺县志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粤东妇女 集体自杀 民国《丰顺县志》 地方族群社会
-
描述:清末的粤东韩江沿岸接连发生妇女集体自杀事件,死亡上百人。本文试对此事件进行文本解读,阐释其内在特点和作为社会失范的性质,进而力图揭示围绕这一历史事件、社会失范现象所展开的社会控制,以及它所蕴含的地方族群社会特征。
-
宗族·墟市·神明·华侨与地方社会:以梅县松口镇郊为例
-
作者:房学嘉 肖文评 周建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塑造 梅县 热点问题 传统社会 家乡 理解 地位 墟市 郊区 地方社会
-
描述:,华侨如何塑造故乡,从而加深对传统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
赣县储君信仰研究
-
作者:王学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生存策略 客家 地方社会 社会变迁
-
描述:了一系列的“生存策略”:谋求储君庙文化上的自主性和宗教上的合法性地位、制定了筹集资金的策略、通过“为神性加注”等方法来扩大和宣传储君信仰的灵验性等。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储君信仰与地方社会
-
行政区划变迁对客家文化发展的作用:以福建三明地区为例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行政区划 三明地区 族群结构
-
描述:唐宋时期大量外来移民涌入福建三明地区,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族群结构,促进了经济开发,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三明地区在客家发展史起了重要作用,三明行政区的隶属关系频繁变动使得该地区的文化分区十分复杂,影响了三明地区的客家文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