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汀加紧筹备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通讯员 黄启元) 昨日,长汀县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大整治,清理城区主要道路违法户外广告,加强市政设施维护,布置夜景灯光,绿化美化城区园林等,紧锣密鼓筹备2010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世界客属第十六次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活动。
海 峡客家旅游欢乐节将于9月9日―11日在长汀举办。为做好这项工作
-
武平推进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建设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通讯员 钟茂富 王发祥)10月10日,笔者在武平县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项目中的客家艺术演艺中心建设现场看到,外墙已经装修完毕,工人们正紧张进行内部装修和外部地板砖的铺设。
闽粤赣边客家生态文化城项目位于武平县城西部,是该县以文博园为核心的文化惠民工程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是实施“南北拓展,
-
我市两个节目代表福建省参赛 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将
-
作者:钟德彪 何志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广东省文联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将于9月19日―21日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由龙岩市文联、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客家风情群舞《土楼谜》和客家山歌四重唱《风吹竹叶》两个节目被选为代表福建省的参赛节目 。
客家风情群舞《土楼
-
天下客家第一漂:漂出刺激 漂出清凉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钟丽琳
都说汀江水美,这个夏天,爱吃爱玩的你不妨去长汀庵杰漂流一夏。天高水长,阳光普照。7月12日,由市旅游局、长汀县人民政府主办,市自驾休闲旅游协会策划及承办的“追溯汀江源、千行你我他”首届汀江源漂流暨自驾休闲旅游节开幕。同日,位于庵杰乡的“天下客家第一漂”
-
郑小瑛与俄罗斯指挥大师考察客家土楼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通讯员 林忠成)6月28日,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与俄罗斯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一行到永定参观考察客家土楼。
中俄两大指挥家一行参观了南溪土楼群、振福楼和振城楼。参观考察中,郑小瑛不时用俄语向俄国同行介绍起了土楼的历史和客家文化。郑小瑛说,她对客家土楼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虽然不是第一次参
-
携手打好“客家牌” ――访台湾中华两岸旅游产业
-
作者:黄俊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的成功举办让我深有感触,龙岩应作为客家文化发展的前导和基地。”9月10日上午,台湾中华两岸旅游产学发展协会理事长、康德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冠亚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沈冠亚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台湾的客家文化比较 分散,但都形成了各自特色,对于旅游业来说,这就需要
-
灵感来自福建客家土楼 世博芬兰馆设计师称: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上海世博园C片区有个外观宛如一座岛屿又酷似福建永定圆土楼的建筑,它叫“冰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芬兰馆,被称为最“坚韧”的展馆。
“‘冰壶’,是一个地质学上的概念,也叫壶穴,它是通过水流携带石头研磨基岩河床而形成的。”据芬兰建筑设计师郭泰睦 介绍,他对芬兰馆的设计灵感来自福建自永定客家土楼
-
做好红土地文化与客家文化 市直文化系统
-
作者:陈良锦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6月2日,市直文化系统召开主题实践活动学习讨论会,交流对主题实践活动的认识,部署下一阶段的活动安排。
与会人员认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加快‘两个先行区’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非常及时的。这些年文化系统取得的成 绩有目共睹,是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但也应清醒地看到
-
新闻集锦:新泉美食获两岸客家美食大赛两项特金奖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泉美食获两岸客家美食大赛两项特金奖
21~23日,由龙岩市烹饪协会组团,应邀参加了由厦门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联合在厦门举办的“2008年海峡客家论坛暨两岸客家美食大赛”活动。22日下午,该活动在厦门举行的“客家首府?丰桥饭店杯 ”两岸客家美食大赛中,来自我市连城县新泉美
-
说说客家传统的度量衡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刘永泰
计算物品长短的器具叫度,测量物品容积的器具叫量,测量物品轻重的器具叫衡。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就在全国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以后,历朝历代都对度量衡强制推行。因为这关乎民生,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关乎社会稳定。
客家度量衡,与中国传统度量衡一致,乃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