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围屋的建筑理念与现代小区规划
-
作者:李祺
期号:第9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屋 小区规划 邻里单位
-
描述:客家围屋是客家人特有的住宅建筑类型,其中蕴含的建设设计理念在现在看来也不失先进.当前城市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的方式也在逐渐转型.而客家围屋的一些特有建筑模式,对于市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仍然有着参考借鉴的意义.
-
桥上小学
-
作者:李丹
期号:第2期
来源:建筑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 聚落格局 客家人 公共空间 文化遗产 文化积淀 空间系统 设计灵感
-
描述:平和县下石村的中心有两个圆形土楼,中间横跨一条溪水,传说旧时两个土楼的家族互为仇敌,遂划渠为界,互不往来。土楼这种独特的集合性住宅,可以读到客家聚落的历史,它具有强烈的防御性,是客家人生
-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
作者:谢长荣 陈敬烜 洪明裕 刘肇隆 潘泗毓 张鹃后 江敏懿 洪志佳 潘昌佑 刘国沧 陈俊铭 吴建彰 王煦中 简彰庆
期号:第2期
来源:建筑技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建筑层数 住宅体系 解决方案 生态环保 生态园区 有巢氏 大学建筑 针对性 倡导者
-
描述:谢英俊,1977年毕业于淡江大学建筑系,"永续建筑,协力造屋"的倡导者,被誉为"现代有巢氏"和"建筑界的史怀哲"。在实践中不断推广和发展其独特的轻钢柔性住宅体系及有针对性的生态环保的解决方案,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常民建筑之路。
-
客家堂号、堂联:强烈的中原文化认同
-
作者:王濯巾 肖文评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堂号 文化认同 堂联 客家 中原 郡望 先祖 宗祠
-
描述:客家堂号的来历可分为两类,一是“郡望”,以标明本姓本族的渊源所自,二是为纪念先祖的官衔、业绩、德行、嘉言等伟业与美德而自立的堂号。堂联,是贴或刻在宗祠或住宅大门左右两侧的对联.一般是四字联。堂联与堂号是相互关联的、互为表里的。
-
浅谈客家文化对客家传统建筑上的影响和体现
-
作者:雷霖 庞斯元
期号:第6期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筑及住宅建筑的增多,客家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客家建筑特点对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是否有启示和借鉴作用,这都是值得每一位设计师和大众去思考探讨的。本文就此浅谈客家群体的由来及建筑形式之特色。
-
土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2期
来源:天天爱学习(六年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传统住宅 四合院 围龙屋 石库门 蒙古包 福建省 民居
-
描述: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中国,民居丰富多彩,四合院、围龙屋、石库门、蒙古包、窑洞、竹屋等等,早己为世人所知晓,而掩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福建省永定客家土楼,却鲜为人知。在我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
-
浅谈赣南客家围屋的建筑特征
-
作者:朱烨桢 梁丽珉
期号:第20期
来源: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围屋 结构 空间
-
描述: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作为赣南客家典型的建筑客家围屋在赣南一些地方得到比较完善的保存。而且每座客家围屋都有它各自的建筑特点与特色。因此围屋有我国最有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之一的说法。
-
西关大屋建筑及装饰风格浅探
-
作者:邸锐
期号:第10期
来源:住宅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民居 西关大屋 布局 装饰
-
描述:广东省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其形态按语系不同基本可分为广府、潮州和客家三大民居建筑。在广府民居体系中,位于广州西关地区的民居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西关大屋住宅高大明亮、厅园结合、装饰精美,是广州古老传统民居的代表,是岭南建筑宝库中的一件瑰宝。西关大屋的装饰设计,对当今设计推陈出新有重大意义。
-
土楼公社
-
作者:方振宁
期号:第10期
来源:建筑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低收入人群 生活意识 土楼民居 建筑形式 社区空间 住宅问题 再创造 当代社会 亲和力
-
描述:客家土楼民居是一种独有的建筑形式,都市实践的设计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入人群住宅问题的方法,不只是形式上的借鉴,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土楼社区空间的再创造以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意识和节奏。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和现代宿舍建筑类似,但较现代板式宿舍更具亲和力,有助于增强社区中的邻里感。
-
全用土建造的客家“土楼”
-
作者:张宇生
期号:第1期
来源:地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据史书记载,从西晋(约公元265~316年)时起,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汉族人大规模南迁来到闽、粤、赣和台湾等地,称"客家人"。由于他们居住的大都是偏僻山区,建筑材料匮乏,盗匪嘈杂,又加上惧怕当地人的攻击,"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不得不建造"抵御性"的营垒式住宅。
上页
1
2
3
...
5
6
7
...
20
21
2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