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48)
期刊(813)
图书(139)
学位论文(127)
视频(58)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248)
期刊 (813)
图书 (139)
学位论文 (127)
视频 (58)
会议论文 (14)
按年份分组
2015(60)
2014(1058)
2013(237)
2012(238)
2011(252)
2010(228)
2008(102)
2007(54)
2005(12)
199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2)
方言(22)
中国语文(7)
江西社会科学(3)
创作评谭(2)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1)
华章(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东南传播(1)
平话的归属和汉语方言分类
作者:李小凡  期号:第5期 来源:语言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话  勾漏粤语  汉语方言分类  九大方言 
描述:平话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徽州
武东记略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2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杭  记略  武平县  公爹  韵母  元初一  同音字表  他称  胰子  客家地区 
描述:福建省武平县武东乡位于武平县东部,东临上杭。口音在武平与上杭之间。清雍正初年开始流行于闽粤赣客家地区的《一年使用杂字》(又名《元初一》,武东林宝树作)就是用武东创作的。
驿道悠悠古今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村古驿道上的坊式亭极为罕见,是牌坊与茶亭合二为一的清代客家建筑。 ▲秋溪老街古驿道。 李方圆 赖於艳 阳春时节,细雨蒙蒙,撑一把油纸伞,徜徉在赣州石城县的琴江河畔,在这
客家坟墓风水信仰探究:以赣南石城大由乡为例
作者:丁凤珠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坟墓风水  地理先生  民俗  信仰  客家  大由 
描述:着独特的墓葬风水文化,阴宅阳宅长期共存于一乡一里。在山腰、山脚,或道路两旁,经常能看到赫赫而立的椅子坟。本文,笔者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以赣南客家乡镇——石城县大由乡为个案进行考察,综合
连南石蛤塘土话研究
作者:岳嫣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连南  石蛤塘  粤北土话  方言岛  语言生活  濒危方言 
描述: 通过对土话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描写与归纳,我们发现石蛤塘土话仍然具有粤北土话连州片的显著特征,但由于受到强势方言的影响与渗透,也出现了向强势方言靠拢的趋势,这一趋势在词汇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另外,我们还利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粗略考察了石蛤塘村的语言生活,通过对村民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交际的调查与分析,指出石蛤塘土话使用的人口越来越少,已经出现了濒危迹象的事实。
驿道悠悠古今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村坊式亭。 温礼明 摄 秋溪老街古驿道。温礼明 摄 李方圆 特约记者赖於艳 阳春时节,细雨蒙蒙,撑一把油纸伞,徜徉在琴江河畔被学者称为“客家驿道”的石城县通往旧汀州府宁化县石壁
浅议客家与北方的关系
作者:谢栋元  期号:第2期 来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北方话  《中原音韵》  全浊声母  客家先民  中心意义  边缘意义  翘舌音  语言  古代汉语 
描述:浅议客家与北方的关系谢栋元客家是我国八大方言之一。客家先民其初居住在中原,由于战乱和其它原因,从东晋开始,流离转徙,来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然后又移向四川、台湾、香港、南洋群岛,以及世界各地。现在居住在全世界的客家人约有六千万...
论博白地老话与新民
作者:赵彦行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中古汉语  汉语方言学  普通话  粤方言  声母  民俗文化  广州话  汉民族共同语  南流江 
描述:林地区及广西有客家方言的县市中操讲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县。本地人叫新民活,或称为“(亻厓)”。
赣州的声调格局
作者:陈凯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州话  声调  语音实验 
描述:赣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以客家为主要方言,但赣州中心城区人民却说着和客家迥然不同的语言。本文不仅从田野调查的视角,还尝试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声调格局的理论,以典型的两位赣州发音合作人为样本,探讨赣州的声调,分析讨论前人的分歧,并进一步确认赣州的西南官话归属。
谈“蛇”与客家的渊源及特质
作者:邹联芳  期号:第6期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蛇话”  发音  词汇 
描述:通过对客家及河源蛇的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蛇是客家的一种变体,是界于客家与粤语之间的一种方言,其得名缘由与客家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客家人心理有关。蛇与单纯客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发音及用词上却有诸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