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乡村的零散记忆
-
作者:练建安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乡村 记忆 知识分子 客家人 说话者 差别 生活
-
描述:这些年,我总是以为一个叫大布的村子和大埔必有某种关联,这应该归结于客家方言由于地域的不同而造成的发音的某些细微的差别。通常,在外人听来,这点差别难以分辨,但生活在特定区域的客家人,可以根据山前或山背人的倏忽即逝的语音音调的变化,对说话者生活过的村域作出准确
-
江西省大余(南安)方言音系
-
作者:刘纶鑫
期号:第1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西南部 客家方言 大余县 字音表 南安 图书馆 全浊声母 退休教师 赣南客家话 象声词
-
描述:大余本作“大庾”,因位于江西省西南部的大庾岭下而得名。本文记录的是大余县城关南安镇的方言。本文发音合作人是:张小平,县志办公室编辑:蒋天祜,退休教师。本文写成后,南昌大学图书馆林瑞生副研究员(大余籍人,已退休)校读了全文,在此一併表示感谢。
-
“内力”造就方言节目的生命力
-
作者:胡兴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方电视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普通话 电视节目 节目主持人 生命力 收视率 人民群众 观众 受众 节目质量
-
描述:高的收视率,观众和市场的选择说明了一切。"媒体运作方式
-
莫让客家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亡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笔谈】
陈季冰
作者陈季冰,上海市徐汇区人。著名媒体人,《上海商报》评论版主编。本文选自其“乡野文化记忆碎片·之三”《 系客家人》。
提示:客家文化它不像书法、昆剧或徽派建筑、杨柳青年画那样,属于一种单一的文化艺术门类;它实际上是一种“活”的生活方式,它的保护和传承也只可能融会于日常生
-
赣州话的声调格局
-
作者:陈凯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州话 声调 语音实验
-
描述:赣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以客家话为主要方言,但赣州中心城区人民却说着和客家话迥然不同的语言。本文不仅从田野调查的视角,还尝试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声调格局的理论,以典型的两位赣州话发音合作人为样本,探讨赣州话的声调,分析讨论前人的分歧,并进一步确认赣州话的西南官话归属。
-
客家山歌的演唱特点与方法之我见
-
作者:陈菊芬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语言 演唱特点 演唱方法
-
描述: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它独特的艺术风格要求在演唱中要有独特的技巧。掌握好发音、腔韵、装饰音和衬词等方面的特点和运用技巧,是演唱客家山歌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才能在演唱中既保持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又不断为客家山歌的科学演唱增色添彩。
-
方言和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的比较
-
作者:张静露
期号:第3期
来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通话 声韵配合关系 声母 闽方言 客家方言 国际音标 湘方言 赣方言 粤方言 长沙话
-
描述: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开齐合撮,把方言和普通话的声韵配合关系进行比较。为节省符号,下文中的注音一律采用国际音标,外面不加方括号。
-
成都市郊龙潭寺的客家话
-
作者:黄雪贞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西南官话 龙潭 客家人 双方言 成都话 龙泉区 成都市 客家方言 四川省
-
描述:人数占全区人口的一半。金牛区与青白江区使用双方言的人数比龙泉区少一些。笔者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到金牛区龙潭寺,调查当地的客家方言。本文是根据当时的调查材料整理而成的。调查时的发音合作人是钟书琼(女,41岁)、廖品璋(男,72岁)、张同其(男)同志,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
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
-
作者:徐世华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中学语文教学 普通话 方言区 通假字 韵母 古音通假 “信” 辅助教学 《琵琶行》
-
描述: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徐世华语言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现代地域方言是古代的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分化的结果。在闽西北山区,当地的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分支。客家方言起源于东晋末年间中原一带的古语。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当地语言的词汇和*发音特点(如中古汉语的全...
-
客家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与英语本土化
-
作者:邹联芳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客家地区 本土化
-
描述:英语本土化一直是语言学家所关心的问题,英语变体的语音语调、词汇特色,更是一个研究热点.客家方言对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客家英语学习者的发音特点及客家文化特色词汇,是中国本土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页
1
2
3
...
5
6
7
...
51
52
5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