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宣兰与赣南采茶戏
-
作者:钟孟盛 郭世凤
期号:第1期
来源:老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文化 名誉主席 无不为 歌舞剧 戏剧创作 老人 赣州市 江西省
-
描述:获悉赣南采茶戏这朵客家文化奇葩,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每一位赣南人无不为之欢欣鼓舞。高兴之余,我们不能忘记赣州剧协名誉主席、赣南采茶歌舞剧团著名编剧高宣兰老人。近日,笔者慕名对高老进行了采访。
-
采茶戏,明天你将走向何方——对粤北采茶戏的生存状况和未来发
-
作者:薛庆
期号:第8期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粤北 民间歌舞 民间说唱 客家山歌 客家方言 东北部
-
描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其旺盛势头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1943年到1949年期间,由于战争原因,粤北采茶戏逐渐衰落。
-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初探:以桂南客家采茶戏为例
-
作者:黄静芳
期号:第2期
来源:成功(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艺术 桂南采茶戏
-
描述: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南采荼戏历史悠久,其活泼明快、优美抒情的歌谣体音乐,贴近生活的戏剧内容、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体制,配以民间锣鼓的伴奏形式,构成了采茶戏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风格,深受客家人民的喜爱,已成为祖国百花园中一朵姹紫嫣红的山茶花.
-
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
-
作者:黄玉英
期号:第3期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矮子步 客家民系 赣南客家 表演身段 江南 民间艺术家 剧目 传统文化意识 科学发声方法
-
描述: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赣南文艺学校黄玉英“平地有好水,高山有好花”,世称“江南一枝花”的赣南采茶戏就是土生土长在高山之上。高山造就了客家民系,客家民系造就了客家艺术,赣南采茶戏便是客家艺术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要认识赣南采茶戏,我们得首先认识一下客...
-
赣南采茶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创新
-
作者:王婷 徐灵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艺术风格 传承与创新
-
描述: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本文重点探讨了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风格,提出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与创新赣南采荼戏的思路与对策.
-
客家艺术的奇葩——赣南采茶戏
-
作者:刘小森
期号:第1期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客家人 民间艺术 矮子步 采茶歌 于都县 传统剧目 袖筒 演出 戏台
-
描述:举着杆旱烟筒竟忘了往嘴里送。他说:“打戏班子进村来,我就没落下一场,说来也真怪,虽然现在电视节目丰富了,但打心底里就偏爱这采茶戏,这大过年的要是少了采茶戏,心里还真堵得慌。”
-
跟阿嬷学做菜 家传食谱&灶脚里的料理智慧
-
作者:好吃编辑部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跟阿嬷学做菜 家传食谱&灶脚里的料理智慧
-
春水向东流
-
作者:徐海燕
期号:第1期
来源:江门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豆腐 连江 孙子 客家 小卖部 连城 牛杂 院子 东边 居委会
-
描述:向东梅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院里的三轮车已摆放好昨晚腌制的牛杂、萝卜、海带丝、客家酿豆腐。向东梅擤擤鼻子深吸一口气,推车走出院子。她没打算叫醒儿媳,她干活从不叫她,铆起劲
-
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审美 客家文化
-
描述:赣南采茶戏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它以赣南民歌小调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声腔体系。这种戏曲形式衬词独特、唱腔妩媚多姿、表演身段风格独异,真实地反映了赣南民众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和精神个性,是客家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审美文化特质。
-
广西博白客家采茶戏戏班调查
-
作者:徐赣丽 孙宝 莫乔雅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博白 客家 采茶戏戏班
-
描述:主,并有相对固定的戏路机制。采茶戏班在其表演的过程当中经常伴随着一系列的仪式,这些仪式对于戏班和请戏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作者最后依据实地调查资料提出,要振兴桂南采茶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政府应加强对采茶戏班的管理与引导;要充分抓住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加大保护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