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构客家文化生态塑造文化名城风致
-
作者:张红梅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化名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走向更高层次。
文化生态是从自然生态嫁接而来的,大埔客家文化生态延续了中原汉民
-
“绿色崛起”视角下欠发达山区经济发展对策:以梅州市为例
-
作者:刘昭云
期号:第4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市 经济发展 绿色崛起 发展对策
-
描述:的差距,依据科学发展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构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工业经济为支撑,以旅游经济为重点的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特色专业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的创新之路。
-
市场经济对地方生态知识的影响:对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的人类学量
-
作者:周云水 李旺旺
期号:第5期
来源:西藏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地方生态知识 独龙族 门巴族 珞巴族
-
描述: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独龙族、门巴族与珞巴族对于本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的态度,受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趋势明显。当地人依据传统生态知识为自身带来经济收入的程度对其筛选与扬弃,由此导致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和谐逐步走向
-
试述清代闽人人川与川闽经济文化交流
-
作者:徐心希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初 福建移民入川 川闽互动发展 客家
-
描述:清初四川由于兵祸、瘟疫等因素 ,人烟稀少。但数以万计福建人举家由闽地迁入四川 ,他们为开发四川 ,建设天府之国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并且改变了西南地区的人口结构 ,使川、闽等省成为全国五大客家人聚居区之一 ;同时也促进了闽川两省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至今仍然具备互动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
日据时期台湾香蕉产业与客家经济精英
-
作者:曾纯纯
期号:第4期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商人 香蕉贸易 日据时期 青果同业组合 六堆
-
描述:其次,当时香蕉经济是项获利颇丰的新兴事业,客家精英纷纷弃教(儒)从商,重商思想和商绅阶层兴起,六堆客家人正式进入都市发展,从事海外贸易,而香蕉产品的商业化也促使客籍农民愿意承担风险提高植蕉面积与产量,带动了六堆地区整体发展,显见当时客家人在香蕉产业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析
-
作者:张永平 吴健生 黄秀兰 乔娜 刘洪萌
期号:第9期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旅游景区 空间结构 GIS
-
描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参与是影响海峡西岸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一些优化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措施。
-
县域科学发展的“三个战略”:关于永定“经济强县、文化强县、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永定县 经济强县 福建土楼 科学发展 客家土楼 客家文化 客家人 旅游品牌 客家精神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福建土楼之都,客家故里永定。永定建县500年,是著名的老区、侨区、矿区、土楼集中区、客家人聚居区。永定县位于闽粤两省边界线上,是福建西部进入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省的战略要冲,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中心点,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愿为两岸文化经济交流架桥梁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正宗
8月13日,在赣州出席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的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顾问曾正宗接受了记者采访。他高兴地对记者说:“海峡两岸同源同祖,加强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与合作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愿为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架
-
佗城宗祠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
作者:张坚
期号:第6期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佗城 宗祠文化 开发 保护
-
描述:宗祠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亲缘文化现象。佗城宗祠文化历史悠久,客家特色鲜明,加大对佗城宗祠文化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力度,有助于扩大佗城的社会影响力,逐步缩小与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差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印度尼西亚客家的文化生态与文化适应
-
作者:廖开顺
期号:第2期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印尼 客家 文化生态
-
描述:据印尼客家实际和民主化、现代化进程进行文化生态环境创新,在客家族群发展壮大提升社会地位,享有更多的民主、平等权利的同时,为印尼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