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都道情概观
-
作者:曾习华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都道情 说唱 渔鼓 即兴
-
描述:宁都道情是流行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说唱艺术,具有浓郁的客家风格和地方特色。笔者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该艺术品种的历史沿革、传统剧目、民间艺人、乐曲结构、音乐及语言特征、伴奏乐器等诸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
从《刘氏家族示谕碑》看清代东山客家的宗族管理
-
作者:刘蓬春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氏示谕碑 东山客家 宗族管理
-
描述:刘氏客家家族组织实行以房为基础的族内民主制,通过将族规在官府立案取得合法的管理权,以培植风水、惩治违规违法的族人、干预族内不动产售卖、组织春秋祭祀和节庆娱乐、救济孤贫等手段,协助地方政府对族人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使家族组织成为封建专制国家坚实的统治基础。
-
土地与歌:客家人的歌谣
-
作者:肖寒
期号:第4期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人 兴国山歌 客家地区 闽西 闽粤赣 赣南 七言 文化价值 情歌
-
描述:2005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梅州客家山歌与江西兴国山歌名列其中,两者同属客家山歌。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基本上都流传着客
-
浅谈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歌唱教学
-
作者:张利珍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方言 演唱方法
-
描述:客家山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客家社会群体中最受欢迎和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分析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把握山歌歌唱的咬字、衬词、唱腔风格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客家山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意义重大。
-
广东客家方言研究之我见
-
作者:詹伯慧
期号:第7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 客家方言 梅县客话
-
描述:广东客家方言研究之我见詹伯慧在一些客家学的著述中,论及客家民系的形成,客家文化的特征等等,往往少不了要提及客家方言的问题,这是非常自然的事。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俗、语言与人民的历史等等,无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研究许许多多地方性的课题,历史的也...
-
客家人生礼仪饮食行为实践的体化与操演:以玉林市博白县大安村
-
作者:谢菲
期号:第1期
来源: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生礼仪 饮食行为实践 地方性知识
-
描述:客家人生礼仪饮食行为实践是围绕客家人生礼仪活动所发生的一系列饮食风俗和习惯.在人生礼仪活动中,人生礼仪主角饮食、群食、神食三个层面的行为活动实践表达与展现了饮食角色的转换与认同、人际交往的展演、人神在场的沟通等地方性知识.
-
客家“公太(婆太)神”的类别、分布地域和特点
-
作者:沈丽华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土著文化 祖先神信仰
-
描述:客家祖先神信仰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翔实的田野材料,梳理出粤闽赣客家地区公太(婆太)神的类别、分布地域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土著文化尤其是巫觋文化对客家文化的影响,指出了不同地域祖先神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地方性特征。
-
祝枝山和客家方言
-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祝枝山 正德《兴宁志》 客家方言
-
描述:明代祝枝山所撰正德《兴宁志》记录了明代广东兴宁方言齐韵作灰、庚韵作阳以及‘杨’、‘王’不辨等特点,并和吴方言乃至明代官话作了比较。就现存地方文献来说,这是目前所见对客家方言最早的描写,在客家方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客家方言的分布和主要特点
-
作者:饶秉才
期号:第3期
来源: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江西省 汉语 客家话 普通话 修辞意义 四川省 词义 词素 动物名词
-
描述: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或“客话”,个别地方也称“(亻厓)话”、“麻介话”、“新民话”、“土广东话”。它是汉语七大方言中内部比较一致的一个方言。通行地域: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境内和四川湖南部分地
-
广东方音特点初探
-
作者:梁猷刚
期号:第2期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韵尾 梅县话 海南话 潮汕话 广州话 北京音 韵母 声母 北京语音 喉塞音
-
描述:通话有三套“塞擦音·擦音”声母:j q x,zh ch sh,z c s”.广东各地方言一般只有相应的一组声母.潮汕话、海南话、梅县话是舌尖齿背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sts‘s],广州话是舌叶齿龈的塞擦音和擦音z c s[t∫ t∫’∫](为了印刷方便,舌叶音也用z c s 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