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环油角年糕热销惠州民间传统应节食品独具客家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民在购买惠州传统的糖环、蛋散、油角、米糕等过年食品。 本报记者朱如丹 摄
惠州人过春节都会做一些传统食品,除了白切鸡、酿豆腐、焖鱼外,还有慈姑炒腊肉、咸菜焖猪肉等。此外,还有当点心或零食食用的油角、糖环、油果、蛋散等。这些带有浓浓年味的食品,让人感受到了春节的浓郁氛围。记者近日在
-
老伯画锄头“粉丝”要出高价买60岁客家老人古世共半年创作2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世共老人花半年创作了一套共213张反映旧时客家农村的民俗画。 社区记者王子荣 摄
为了让老人怀旧、让孩童知新,家住罗湖经典花园的退休老人古世共凭着记忆,花半年时间创作出213幅反映旧时广东客家农村的生产生活用具及特色场景钢笔画。其间,不少“粉丝”欲出高价购买,被古世共一一回绝。在重阳节到来之
-
非欧客人唱起客家山歌惠州喜来登“首届客家风情文化节”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开幕式现场,来自非洲及欧洲的客人即兴唱起了客家山歌。
本报讯 (记者刘 煜 赖金朗 通讯员张向春)“一夜落点毛毛雨呦……满山桃李……”日前,在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首届客家风情文化节”开幕仪式上,来自非洲及欧洲的客人与山歌手交流,即兴唱起了客家山歌。
仪式上,丰富多彩的客家文
-
客家围龙屋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罗伟章、刘海祥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梅州市委获悉,梅州市决定从现在正式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据统计,梅州现存的客家围龙屋总数有2万余座,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历史。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
-
梅州客家围龙屋拟申遗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翟永鸣通讯员/罗伟章刘海祥)近日,梅州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正式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申遗”)工作。梅州将通过“申遗”工作,把梅州客家建筑文化的主要代表———客家围龙屋(如上图),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
据统计,梅州现存的客家围龙屋总数有2万余座,遍布于全
-
70余员工“扎根”餐馆等出粮客家餐馆老板欠薪跑路,南山区相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数十名讨薪员工守在餐馆大厅内一筹莫展。 深城记者 郭现中 摄
深城记者 李朝红 报道 这几天,位于南山区南山大道的波记客家风味餐馆大厅内没有一名顾客,但却坐着几十名员工,他们在那里等待已失踪近十天的老板回来发放拖欠的工资。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餐馆二楼,几十名男女员工守在餐馆大厅,他们已有
-
客家门前塘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腾 赣南乡村,有屋场就有祠堂。祠堂处在中间位置,前面没有房子,前排左右的房子与祠堂高度一样,后面的房子比祠堂高。祠堂里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养眼又醉人。祠厅多为上、中、下三厅,有的是上、下两厅,祠
-
永定客家土楼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永定客家土楼申遗成功已将近一周年,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始终没有减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报刊、电视、电台采用有关永定客家土楼稿件约2万多条,刊载永定土楼的相关网页多达53万多个。
永定客家土楼申遗成功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连续以整 版篇幅推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福
-
新竹地区还老愿仪式之研究
-
作者:谢赐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食斋仔 还愿 道士 生命礼仪 海陆 新竹地区觋公 师公 客家 还老愿 仪式专家 香花僧 和尚仔 先生
-
描述:禱恭向玉皇大帝等諸神聖,叩許祈保平安良福,祈求身體健康,並代為消災而解厄,添福增壽。一旦所求應驗,大都會即刻選定良辰吉日,酬神還願,答謝神恩。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很有可能因為事遠年湮,不及答謝神恩,一旦個人辭世登仙後,生前所求即成「老愿」,那就需要請先生、覡公、道士等儀式專家在自家門前搭起瑤台,辦理酬還夙愿,答謝神恩的儀式,客家人俗稱為「還老愿」。本研究以新竹地區13鄉、鎮、市為參與觀察及訪談對象,依據在田野所蒐集的手抄文本及儀式的展演,分析各儀式專家的儀式內涵。本文認為還老愿儀式和凡吉內普的通過儀式主張相符,人從生到死歷經成年、婚嫁、老病、以及各種自然災變、人為禍福,一生之中遭遇各種緊張與危機,值此危機與緊張之時,便輒常舉行各種儀式,設法克服,企求安全渡過。因此,人們舉行與宗教信仰有關的各種儀式,安頓往生者,撫慰生者,而通過此一危機。儀式中,子女在儀式專家的協助下,在自宅搭起的上、中、下座小宇宙,使神、人、祖先與整個大宇宙產生交會,提供一個天人溝通與實踐的相互感應場域,讓主事者追求心靈層次的平靜。酬還老愿的儀式表面上看來,是因為擔心先人尚有夙願未還,可能在另外一個空間世界,受到責罰與痛苦,因而替自己的先人辦理酬還老愿。同時對子女而言,其內在深層意涵還包含替自己及家族消災解厄。因此,還老愿這種由子女代行之特點,不同於尋常通過儀式,不僅亡者得以圓滿,更解決了子女的心裡壓力。總之,對於新竹地區的客家人而言,還老愿儀式等同於個人的最後一個生命儀式,而儀式中所揭示的「酬還」觀念,實係本區客家人對於生命的終極心態(ethos);而這對漢人社會與文化研究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惠州:华人华侨共叙客家乡情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乡新民居
说着一口顺溜的客家话,一路上叙说着浓郁的客家乡情,65名来自马来西亚、荷兰、毛里求斯、新加坡等7个国家16个社团的华侨华人近日畅游惠州,在这个客家聚集地寻求新的合作机遇。广东气温骤降后,惠州当天最低气温只有摄氏8度,但华侨华人所到之地处处温馨,充满欢声笑语。
他们是应邀前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