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城一村两间吴姓祠堂其中一间具有客家风格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同宗
城
同
吴氏宗祠: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蓝珠自然一队,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占地面积353平方米。
吴氏大宗祠:黄埔区黄埔街下沙社区下沙大街3号之二,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2003年修复,占地面积510平方米。
荫轩吴公祠:增城市荔城街三联村隔水龙自然村。始建于清代,建筑占
-
江西客家农业有限公司油茶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
作者:王晓飞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油茶种植 商业计划书 财务分析 风险防范
-
描述:进入产出期后第一年可以盈利,项目的静态回收期为8.04年,动态回收期为9.03年,项目净现值为10118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3.4%。本文最后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项目利润的最大因素是茶油
-
客家人的“进火簿”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探幽]
“进火簿”是何物?现在一般人不清楚,即使是多年来比较注意客家民俗的笔者,也不甚了了。只是在前些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才知其真面目。为了查清本族氏源流,笔者听老人们说祖宗神牌后面写有源流,后来在“张氏始历代高曾祖考妣神位”后面,果然见到了本族氏简要源流,以让后裔不忘“水源木本”。神牌是由前后两块
-
客家文化的灵秀之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关西新围内景。
关西新围全景。
关西新围欢歌笑语。
李慧廖碧星文/图
编者按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仍未有大的
-
鲜为人知的客家哲贤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故里寻访
生前事家乡人知之甚少
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的伟大思想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很少人知道,第一个提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人是来自梅州兴宁叶塘镇莲池村人——张如心。
张如心16岁就离开了梅州,家乡人对这位中共党内著名的理论专家和“文胆”知之甚少。近日,记者前往兴
-
土地信托与三明客家先民的公益事业持续化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颜志文
明清时期,社会公益事业种类很多,诸如对鳏寡孤独的抚恤、对灾荒的预防、对公用事业的参与等等。客家人热心公益事业,客家祖地三明一带亦不例外。
纵观历史,三明客家先民从事公益事业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名宦倡导,全民参与。明清时期,闽中各县对鳏寡孤独的抚恤,都见诸史册。闽地旧有溺女婴陋习,而闽中各县
-
客家学的奠基者罗香林
-
作者:夏和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香林 (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当今客家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而现代客家文化的研究肇始于罗香林(1906年—1978年)先生。
深圳学者杨宏海曾致力于客家文化的研究,他现在又是深圳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的领头人,他与记者谈起罗香林,兴致盎然。他说,罗香林是客
-
为了这份爱,照料病妻廿七载 为了美食业,殚精竭虑十二年
-
作者:石飘芳 罗玉文 黄水林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家里那么困难,却完成了很多人都无法完成的事业!”
“妻子都病成那样了,还悉心照料,不离不弃,让人感动!”
“没有他,连城美食业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
12月8日,记者到连城采访王金明时,许多人纷纷讲述关于他的不凡事迹。
今年65岁的王金明是连城县客家美食协会会长,其妻身患多种疾病,生活无法自
-
客家人的尚红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红色代表吉祥、喜气、热烈、平安,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客家人特别垂爱红色,认为红色有驱邪、压惊、镇妖之功能和逢凶化吉、祈福纳祥的作用。因此,事事都与红色联系一起,演绎了别样的客家风情。
贴红。百节年为首,过年是客家人最隆重、热烈和最红色的节日。挨家挨户都要贴红色对联,红色楣联,主要生产工具如
-
客家土樓露鋒芒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竹林裡,畲族同胞爭相感受“現拍現看”的歡樂。 (楊婀娜 攝)
客家土樓露鋒芒
倚山偎翠,方圓錯落。走進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一座座宛如現代體育館般的客家土樓建築,其恢弘的氣勢令到訪遊客歎為觀止。
坐落於閩西南地區的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居民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