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深处英雄村:豆畲
-
作者:黄家祥
期号:第3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大山 中央苏区 自然村 诏安县 解放前 客家话 居民
-
描述:豆畲是原中央苏区诏安县的一个自然村,住着张姓客属人家,解放前居民仅50余口,到如今亦不到80人。村子深藏于广袤的乌山中,微小如豆,故有“豆畲”之称,又因住地坡度较陡,又有人称其为“头斜”,客家话头斜也是最斜的意思。该村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英雄村”。
-
龙岩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
-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龙岩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
-
江西公布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
作者:王纪洪
期号:第16期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名镇 江西 瑶里镇 省人民政府 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 浮梁县 传统民居 客家文化
-
描述:江西省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了全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浮梁县瑶里镇、横峰县葛源镇、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溪陂村等特色鲜明的29个镇、村榜上有名。
-
香港新界的客家村
-
作者:赖想祥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港新界 《拓展香港界址专条》 客家“围龙屋” 广东兴宁 建筑型 太平洋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 客家风俗 家族 深圳市宝安区
-
描述:香港新界的客家村□赖想祥/广东兴宁市华侨中学现在的香港普遍以广州话为通用语言。但是,香港其实很早就有客家人居住,至今还保留有完整的客家村。在香港新界八乡,有一个吴家村,以吴姓为主共有10多个姓氏的客家人居住,如今有250余户1800多人,占地绵延2千...
-
彩下老区村的民间武术班
-
作者:张火营
期号:第3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武术 老区 行政村 饶平县 广东 舞狮 健身 锻炼 武艺
-
描述:诏安县官陂镇彩下村是老区行政村,这里有众多的土楼群,居住着4000多朴实,勤劳,勇敢的客家村民。彩下村传承了有200多年历史的民间武术班,彩下武术班始源于广东省饶平县传入的舞狮,武术,后来经过多的年的深化,改造,不断提升,武术武艺和锻炼健身溶为一体。[第一段]
-
美丽村落之洪坑村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村落 龙岩市 两岸 土楼民居 客家土楼 福建省 余户人 博物馆 居住 浓缩
-
描述:洪坑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这个居住着五百余户人家、二千多人的小山村,四面群山环抱,清澈的洪川溪穿村而过。站在溪桥上,看远处,青山如黛,连绵起伏;看两岸,土楼雄伟古朴。这里因至今犹存三+多座大小不一、方圆各异的客家土楼,而扬名天下,就好像是一个没有大门的浓缩的中国客家土楼民居博物馆。
-
博白岭坪村客家话研究
-
作者:陈日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博白岭坪客家话 方言比较 语音 词汇 语法
-
描述:究,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符号和发音人等情况进行说明。第二章博白岭坪村客家话语音系统描写博白岭坪客家话声韵调系统。第三章博白岭坪村客家话语音比较研究从历时、共时层面对岭坪村客家话语音进行描写
-
松元厦村的宗祠建筑与宗族活动
-
作者:张晶晶 罗德胤 霍晓卫
期号:第1期
来源:住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深圳 松元厦 客家 宗祠 宗族活动
-
描述:松元厦是一个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客家古村落,村民1380人,始迁祖陈振能于清乾隆年间自长乐迁来此地。在松元厦村,每个小村都有宗祠并形成系统,村民普遍重视祖诞、祭祖等宗族活动。本文介绍了松元厦村的宗祠建筑以及各类宗祠活动。
-
客家桃源:玉水村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小城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水 传统农业 梅州市 桃 梅江区 广东省 市区
-
描述:玉水村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距梅州市区约20公里,是一个纯传统农业的客家小山村。玉水村曾是赣粤盐米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村内保留了大量明清客家民居及驿路设施。
-
中国名村 广东茶山村
-
作者:罗杨
来源: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中国名村 广东茶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