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落重重的客家民居 福建培田古村落
-
作者:余平 董静
期号:第5期
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村落 培田 客家人 院落 民居建筑 明清时期 村落布局 北方庭院 书院 户籍制度
-
描述:封建社会的历代政府都通过严密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村落中的农民只有通过科举才有可能改变务农身份。如果家族中能有人因科举而入仕为官,整个家族甚至村落的面貌都会发生改变,从而逐步形成有颇具规模的村落布局,这样的村落中多半书院多而科举成就高
-
曹角湾古村落生态旅游策略下的景观整合
-
作者:张春华
期号:第11期
来源:美术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村落 生态旅游 整合 景观 宗祠建筑 百年历史 邓家大屋 光绪
-
描述:化等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与生态保护,这样才能使古村落朝着永续、协调、优化的方向发展,把曹角湾古村落发展成为以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导、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
-
岭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
-
作者:骆茜 陈波
期号:第11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分析法
-
描述:利用地理学中的空间结构分析法,从空间分布概况、分布类型以及分布密度对保存完好的岭南传统村落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其空间分布状况和分布特征为:岭南传统村落大部分集中在粤中地区,并呈现客家文化圈、广府文化圈和潮汕文化圈的文化特征。
-
江西古村落的空问分析及旅游开发比较
-
作者:方志远 冯淑华
期号:第8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古村落 空间分析 旅游开发比较
-
描述:文章从旅游学的角度阐述了古村落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从流域、地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江西省赣派、徽派及客家等三大类型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它们在旅游开发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针对开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
现代客家村落日常生活节奏的变迁
-
作者:肖红新 王坤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常生活 节奏 客家村落 变迁与发展
-
描述:以日常生活节奏为观察视角,对一个闽西客家村落——上杭县太古村进行考察,分别探析了现代客家村落的日常行事安排、岁时节庆活动和变迁中的日常生活节奏特征,揭示乡村内在秩序和运行法则,阐释客家村落现代化的变迁与发展。
-
岩太客家古村落的山地适应性研究
-
作者:卢媛 杨思声
期号:第10期
来源:福建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营建 山体环境 适应 多样性
-
描述:在村落营建时,闽西客家人群独特的文化和理想与其当地自然环境冲突碰撞后形成了特有的山体适应性村落营造智慧。本文在对岩太村村落空间营建方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客家迁移历史及所处自然山体环境,并详细例举村落空间及典型建筑与其山体环境的适应方式,揭示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营建规律和智慧。
-
风水环境学派理论对古村落空间格局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东
-
作者:徐燕 彭琼 吴颖婕
期号:第4期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水 环境学派理论 古村落 格局 实证研究 东龙村
-
描述:居住生态环境,创造独特的村落意象、景观,维护村落安全,促进农业生产所形成的村落规划经验的总结。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村落旅游宣传、规划的实践意义。
-
土楼村落理想居住模式的理论根据
-
作者:刘存有
期号:第3期
来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理想的 居住模式
-
描述:永定客家土楼的村落美伦美奂,是客家先民心中的期待与现实完美结合的民居典范,是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本文将土楼居住状况和俞孔坚教授笔下的居住模式——昆仑山模式和陶渊明模式作一比较,力图找出永定客家土楼之所以成为理想民居模式的理论根据。
-
从地名看客家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以闽西武平县村落为考察对象
-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3期
来源: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名 客家 历史 文化
-
描述:地名是地域文化的代言人,探讨一个区域地名的由来与含义可以为追寻地域历史与文化提供重要线索。本文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以闽西武平县村落为考察对象,就客家村落的地名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力图从一个侧面观察客家的历史与文化。
-
广州附近村落及其有关现象
-
作者:罗开富
期号:第2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顶部,北靠白云山(382米)、越秀山(近100米),南傍珠江,东邻山丘,西倚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平原河流三者交接的城市(图1)。市以南的地区和市以北的不同:以北地区山地多于平原;以南地区则平原多于山地。附近的村落,市以南的较大较密,以北则较少较疏,以北有客家村,以南却极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