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艺术的奇葩——赣南采茶戏
-
作者:刘小森
期号:第1期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客家人 民间艺术 矮子步 采茶歌 于都县 传统剧目 袖筒 演出 戏台
-
描述:举着杆旱烟筒竟忘了往嘴里送。他说:“打戏班子进村来,我就没落下一场,说来也真怪,虽然现在电视节目丰富了,但打心底里就偏爱这采茶戏,这大过年的要是少了采茶戏,心里还真堵得慌。”
-
浅谈赣南采茶戏之由来
-
作者:黄庚明
期号:第9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春茶。 茶女采茶时,常唱“采茶歌”,后发展成联唱形式的“十二月采茶歌”。在赣南流行的主要有三种,从正月唱到十二月的叫“顺采茶”,从十二月倒过来唱到正月的叫“倒采茶”,唱春夏秋冬的叫“四季茶”。这些茶歌受
-
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审美 客家文化
-
描述:赣南采茶戏已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它以赣南民歌小调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声腔体系。这种戏曲形式衬词独特、唱腔妩媚多姿、表演身段风格独异,真实地反映了赣南民众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和精神个性,是客家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审美文化特质。
-
客家采茶剧团在赣县梅林村表演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为繁荣乡村文化生活,从5月14日起连续9天,由赣州市客家采茶剧团精心编排的10多部古装采茶戏在赣县梅林村上演,当天演出就吸引了周边村民500多人前来观看。特约记者曾正东摄 图片注释: 图片1 :
-
广西博白客家采茶戏戏班调查
-
作者:徐赣丽 孙宝 莫乔雅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博白 客家 采茶戏戏班
-
描述:主,并有相对固定的戏路机制。采茶戏班在其表演的过程当中经常伴随着一系列的仪式,这些仪式对于戏班和请戏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作者最后依据实地调查资料提出,要振兴桂南采茶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政府应加强对采茶戏班的管理与引导;要充分抓住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
赣南采茶戏丑角艺术的审美略谈
-
作者:傅丽
期号:第20期
来源:芒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丑角 人物形象 艺术特征 表演艺术 赣南客家 艺术特点 表演技巧 中国戏曲 矮子步
-
描述:赣南采茶戏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分支,它不仅具有戏曲所拥有的一切特征,同时又有自身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是一个以丑角为主要角色的戏剧艺术。在赣南采茶戏中,丑角表演以歌带舞,生动而不失幽默,以丑角为中心的布局结构,是赣南采茶
-
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维解读
-
作者:赖丹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艺术创作 赣南采茶舞蹈 客家 灯彩 茶山
-
描述:本文从儒家文化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为什么与灯彩艺术有不解之缘;从地理环境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为什么与茶与山有不解之缘;从社会环境角度,解密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为什么与诙谐有不解之缘.
-
自然·社会·艺术--赣南采茶舞生存初论
-
作者:傅丽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 生态环境 人文环境 艺术特性
-
描述:本文以客家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歌舞"赣南采茶"作为研究视角,阐述赣南采茶舞蹈艺术在民间的发展基础和动力,并将其原生态区生存环境及方式的现状加以探讨和分析,探究赣南采茶在客家文化变迁中形成的艺术特性.
-
浅谈客家采茶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发展
-
作者:黄慧君
期号:第24期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舞 现代 传统 融合 发展
-
描述:流传在客家地区的采茶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鲜明的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表演形式。采茶舞蹈在创作中要保持原有的优雅风格,要多角度大胆创新,顺应时代。大胆的注入现代观念,踏着时代的发展节奏,给予采茶舞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20世纪台湾客家采茶戏的发展与衍进
-
作者:黄文杰 吴亚玲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客家采茶戏 政治经济环境 发展 衍进
-
描述:度融合,台湾采茶戏与大陆采茶戏有着相异的发展历程和状态,更多地融合了京剧、歌仔戏、四平戏等戏剧的演唱、表演、剧目、舞台、程式等因素,呈现出更具包容性和涵化力的特性。本文通过梳理台湾客家采茶戏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