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客家文化传承和族群融合的重要载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地珍闻]
位于屏东县内埔乡,耗资十二亿、占地二公顷的六堆客家文化园区,于2007年10月20日正式展开试营运及开幕活动,这不仅是南台湾第一座客家文化园区,同时也负起客家文化保存与发展、促进地方永续发展的使命。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目前完成了基础的景观及演艺厅、多媒体馆等设施,同时以“生态博物馆”
-
梅州“树头草根”演绎千年客家美食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香蒲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稻儿黄……”这首在梅州客家乡间广为传唱的民谣,诠释的是客家民系在山区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能力与智慧。笔者日前专程走访了“靠山吃山”、依山傍水而栖的客家人,
-
整合客家文化资源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黄淑敏
社会管理的目的,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新时期整合客家文化资源,找准客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与现代文明契合之处,有助于推动社会管理的创新。
1.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重视人的需求是根本。
(1)了解新时期人民诉求,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
客家民居“申遗”全力以赴保护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接一版
梅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古民居、古村落特别是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9年,我市正式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将各县(市、区)累计上报的6000多座围龙屋一一进行拍照、考察、采访,完成了尺寸丈量和民居描述,最终挑选出30个单体建筑和3个群落作为最后
-
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古村落 ——专家现场考察正在打造中的客家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专家和嘉宾在侨乡村考察。(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丘利彬特约记者翁尚华
昨日下午,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等地区的16名专家学者、嘉宾聚集梅县南口镇,对我市正在打造的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侨乡村进行现场考察。他们对古色古香、风格各异的客家围屋建筑充满兴趣,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田
-
“梅州客家文化之旅”巡演活动昨晚拉开帷幕,黄华华谢强华李嘉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强烈震撼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全场观众如痴如醉。
精彩演出展示出浓郁的客家风情画卷。
演出结束后,黄华华、谢强华与省有关部门、梅州市领导等一起对成功演出给予高度评价。
本报广州讯(特派记者钟洁华钟小丰通讯员刘建丰)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再次倾倒羊城观众。
-
梅州市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成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日下午,梅州市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成立大会在梅城客天下国际大酒店举行,来自梅州、北京、广州、深圳、河源、珠海、台湾等地的近百家客籍文创精英企业聚首梅州见证协会成立。市委书记朱泽君会见出席成立大会的嘉宾、代表,寄语协会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市委常委、宣传
-
客家儿女备战“环球春晚”的苦与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 郑炜梅
1月26日19∶35分,北京卫视和青年频道播出了北京卫视“环球春晚”。在这场素有“洋春晚”之称的“环球春晚”舞台上,我市演员们展示出最为靓丽、专业的一面也赢得了工作人员的一致
-
畅观山水长卷杰作《客家山居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山居图》(册页)封面
邵大箴
长卷《客家山居图》是当代中国山水画领域中一件难得的宏大而精湛的巨幅佳作。全图长50米,描绘客家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人情,由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术委员会组织数十位画家集体创作而成,参与创作的有王永、张彦、刘思东、黄唯理、叶其嘉、莫肇生、羊草、朱永成、朱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