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小吃的“宁化路”
-
作者:陈亮 刘才恒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时下,走进客家祖地宁化,随处可见客家小吃的门店,兜汤、烧卖的香味不时钻入鼻中。
客家小吃,源自中原一带汉族先民饮食习俗,有1000多年历史。如今,在宁化,已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富民产业。
据宁化客家小吃办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除本省外,客家小吃已发展至江西、浙江、广东等周边省城;小吃店开业1771家
-
“来年,让我们中甲见!”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剑锋 庄子亮 吴为
在上月中旬的梅州贺岁杯足球赛中,梅州客家队首轮对阵中甲劲旅天津松江,最终以2比1力克对手。梅州客家队队长潘佳积极拼抢,但在协助球队领先后,却因膝伤复发而不得不提前离场
-
让客家菜更养生更有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我市最近举行的一次旅游文化活动中,厨师们在进行客家菜厨艺比拼。(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 李少凤
近日,梅州网网友“美食家”发了一篇题为《要弘扬客家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帖子,对大胆创新、弘扬客家菜阐述了独到的见解,引起网友们的关注和共鸣。来梅客人、亲朋好友相聚一堂,难以忘怀的是客家菜
-
追述客家先民的一部史话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蔡登秋
电视剧《大南迁》,以唐代末年黄巢起义为时代背景,讲述了监察御史利中汉因洛阳查处盐税大案,招致满门抄斩,利中汉夫人利嫂被迫携带家眷跟随流民南迁和葛藤凹生活的一段史话。客家先民翻越武夷山,来到安静祥和的小山村葛藤凹,客家人与山民(畲族)在此交融与斗争,共建丰足自主桃花源式的生活。电视
-
几代农耕人一本生意经在坑梓读懂客家文化情怀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建于清道光17年的龙田世居。
本报记者 杨剑锋 通讯员 阮阿萍 文/图
客家人大量迁入深圳,是清康熙30年前后的事。经过近70年的艰苦奋斗,到清乾隆19年即1754年,以坑梓“新乔世居”为代表,第一批大型客家围屋相继建成。近日,记者走访了目前坑梓地区现存的围屋,了解坑梓客家人如何在坪山生根,以及坑
-
天下客家第一漂:漂出刺激 漂出清凉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钟丽琳
都说汀江水美,这个夏天,爱吃爱玩的你不妨去长汀庵杰漂流一夏。天高水长,阳光普照。7月12日,由市旅游局、长汀县人民政府主办,市自驾休闲旅游协会策划及
-
山村蜕变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11年9月6日,时任梅州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朱泽君(右二)到客家相思谷调研。
(朱双玲 摄)
百丈瀑布(吴远松 摄)
仓山红叶醉游人。(冯锡权 摄)
游客在景区体验磨豆腐民俗活动。
(上举镇提供)
酷热夏季,高温难耐。走进位于平远北部的上举客家相思谷风景区,少了几分喧闹,却多了几分
-
行走厦深铁路探访客家长廊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长泰县古山重乡村游还有采摘项目。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谭琳 通讯员谢文山 摄
长泰县的民宿需要提前3个月预订。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建筑奇观。
东江时报讯 行走厦深高铁,探访乡村旅游。随着厦深铁路的开通,沿线颇具客家文化风韵的乡村旅游城市被贯穿联动起来。为推动我市与厦深铁路沿线城市的
-
“川闽客家合作前景广阔”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请问陈教授,你能否介绍一下你的身世?对闽西有何感想?
【陈世松】根据世代留传下来的一部家谱(四川三台《陈氏族谱》)记载:“吾族自闽省以来,未暇悉载。但即延平府贡川迁于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蓝田乡,建置宗祠,祠宇相传,约有十余辈。”祖先来不及悉载的家世,留给我这个学历史出身的后辈来整理。为探寻祖先
-
莫让客家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亡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笔谈】
陈季冰
作者陈季冰,上海市徐汇区人。著名媒体人,《上海商报》评论版主编。本文选自其“乡野文化记忆碎片·之三”《 系客家人》。
提示:客家文化它不像书法、昆剧或徽派建筑、杨柳青年画那样,属于一种单一的文化艺术门类;它实际上是一种“活”的生活方式,它的保护和传承也只可能融会于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