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惠过夜游客预增15%新老客家盛赞西湖免费开放再增幸福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州西湖景区自6月28日起全面免费开放,丰渚园、东坡园、宝塔山、点翠-芳华洲等著名景点不再收取门票,不仅让惠民之州的老客家骄傲,更让居住在惠州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客家倍感幸福,还吸引了更多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老客家
西湖成了后花园
“西湖景区简直成了自家后花园!”说到西湖的免费开
-
驻穗领事团来梅考察客家文化 安佩得领队,谭君铁出席欢迎晚宴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谭君铁与外国驻穗领事团成员等合影。
本报讯(记者李少凤通讯员迟宝明李山宾)5月29日至31日,由领事团团长、挪威驻广州总领事安佩得领队的多国驻穗领事团一行40多人来梅考察访问。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出席欢迎晚宴,省政府外事办副主任李坚、梅州市副市长陈丽霞等陪同访问。
据了解,访问
-
市委书记朱泽君在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总结讲话中专门提到农村“火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刘世锦 通讯员黎为科廖晓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日益增加,在我市广大农村,农民新建的房屋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大地上冒了出来,而建设缺乏规划、房屋杂乱无章、建筑缺乏特色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有新房无新村”的现状与建设特色宜居城乡的要求差距较大。市委书记朱泽君在近日召开的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作总
-
浴血大上海的客家抗日英雄
-
作者:丘峰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日军轰炸下的上海火车站
弹痕累累的四行仓库
提要:1937年8月,抗战爆发以来最大一次百万兵力的“淞沪会战”,涌现出几位名留青史的梅州籍名将:骁勇善战的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大埔籍);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抗战以来牺牲的第一个将领黄梅兴(平远籍);
-
客家文化、客家文学会有大的作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专访]
□本报记者李莹实习生张兰通讯员罗卉摄影古礼贤
人物简介:
白描:男,1952年8月生于陕西泾阳。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大学任教6年,从事期刊编辑工作18年,现为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等500余万字,担任多部电视连续剧编剧。代表作《一
-
客家山歌热唱新加坡
-
作者:秦小辉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山歌早已声名远播
文/羊城晚报记者 秦小辉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
20日晚,2012年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赛暨第三届八省客家山歌邀请赛颁奖晚会在东莞凤岗镇体育文化广场圆满拉下帷幕。本次比赛聚集了粤桂台闽赣川琼豫等8个主要客家省份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海外参赛队。赛后,一场被
-
倡导行善积德弘扬客家精神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每周话题】
●本报记者李少凤朱庆强实习记者王雅通讯员王裕发
客家人向来倡导“行善积德”。最近,梅州网网友“雁洋-卡莱”在论坛发出帖子后,本栏于8月24日刊登了《可怜受伤流浪女,谁来帮她?》一文。经陆续报道后,这名疑患有精神病的流浪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相关部门、热心读者、网友纷纷伸出援
-
逐渐被淡忘的客家农机具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辘轴
蓑衣和笠麻
龙骨车
墙筛板和扬蹄
水碓
石磨
[农事]
提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元宵过后年味渐淡,客家地区勤劳的农人又要开始操心春耕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很常见的客家农家生产生活器械,
-
吴松儒:客家艺苑不老松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郑继涛 鲁 云 文/图
午后,年近八旬的吴松儒,坐在永安市罗坊乡吴坊村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他专门安排的画室里,静气凝神地在磁砖上作画。一会儿,一株梅花就跃然砖上。“老吴作画,全凭想像力,上千幅作品,幅幅不同。油画布昂贵,为了省钱,他还独具匠心创造了磁砖作布的画法,同样栩栩如生,真是了不起。
-
增城何屋村也有仙姑祠
-
作者:赖伟行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何屋村保留完好的聚堂家塾。
①何仙姑祠堂屋檐的古朴装饰。
②正在修缮的何仙姑祠堂。
③何屋村古老宅邸里别具特色的厅厦。
正果镇何屋村又现何仙姑祠及大型客家围屋市国土局正帮扶重修祠堂
八仙中的何仙姑早已为世人所熟知,随着近年媒体的报道,位于增城小楼镇的何仙姑家庙也渐渐家喻户晓。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