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45)
期刊(1264)
学位论文(869)
会议论文(77)
图书(54)
视频(4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045)
期刊 (1264)
学位论文 (869)
会议论文 (77)
图书 (54)
视频 (46)
按年份分组
2015(46)
2014(1791)
2013(468)
2012(469)
2011(440)
2010(383)
2009(219)
2008(217)
2007(121)
2006(63)
按来源分组
其它(931)
梅州日报(612)
闽西日报(241)
南方都市报(106)
南方日报(101)
南方建筑(6)
规划师(4)
安徽农业科学杂志(1)
台湾学志(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高观音与客家民间信仰
作者:刘奕宏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云雾中的高观音山色图片摄影/吴晓秋 高观音资料图 【采风】 位于梅城东南方的黄沙嶂,群峰耸翠,有一个登高览胜的好去处,名叫高观音。高观音集雄伟的山地风光、人文历史乃至民间信仰禅林于一身,同时它又是衔接泮坑风景区和清凉山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景观链条,还是当年太平天国南方最后一支
漫谈客家山歌的刻意求真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贵在求真,妙在传情,一首山歌4句,28字,7字一句,1、2、4句押韵,表情达意的文学非常强烈。由于山歌
海峡客家一家亲民俗汇演心连心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9月8日,在2012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客家民俗大汇演活动开幕式上,一场融合了连城本地风情和台湾客家民俗的表演晚会《客家神韵》,让现场的海峡两岸6000多名观众激情飞扬、如痴如醉
传承客家文化共谋发展繁荣
作者:谢思佳 符信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民和游客参观客家文化艺术展。钟小丰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谢思佳 通讯员/符信)昨日上午,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在梅州市隆重开幕。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
“客家之歌”三度唱响宝岛两岸客家文化传承掀热潮
作者:驻台朱力南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苗栗专电 (驻台记者 朱力南 文/图) 如雪的苗栗桐花漫天飞,似火的客家花布高高挂。26日晚,“客家之歌·龙耀千秋”大型电视综艺晚会在台湾苗栗县举行。这也是该晚会自新北、桃园之后第三次在岛内上演,再度掀起了两岸共同传承客家文化和精神的热潮。 晚会以“龙耀千秋”作为创作主题,分为《蛟龙
“客家之歌”三度唱响宝岛两岸客家文化传承掀热潮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如雪的苗栗桐花漫天飞,似火的客家花布高高挂。26日晚,“客家之歌·龙耀千秋”大型电视综艺晚会在台湾苗栗县举行。这也是该晚会自新北、桃园之后第三次在岛内上演,再度掀起了两岸共同传承客家文化和精神的热潮。 晚会以“龙耀千秋”作为创作主题,分为《蛟龙出海》《见龙在田》《飞龙
不断传承弘扬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陈云林接受赣州媒体采访。记者何敏摄 □记者任仕兰 “赣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集地,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这次研讨会主要是研究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关系,所以赣州是最好的选择。此次活动不仅对进一步研究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也是让外界了解赣州、认识赣州的良
不断传承弘扬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陈云林在赣州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博物馆参观。10月10日下午,陈云林等与会领导、嘉宾参观了赣州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博物馆、文清路商业街、郁孤台、八境台等,深入了解赣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客家摇篮的无限魅力。记者何敏 
“最美的哥”彰显尊道厚德客家风范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万静 [首席评论] 近日,“最美的哥”李东英在深圳拾金不昧500多万元一事成为新闻热点,社会各界深为“最美的哥”拾金不昧、淳朴坦诚的美德所感动。令梅州人民感到自豪的是,这位“最美的哥”李东英是梅州人。日前,市委书记朱泽君作出批示,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通报表彰,号召全市人民向李东英同志学习,大
台湾客家桐花祭的由来与历史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他山石] 提要:自2002年台湾推出第一届“客家桐花祭”以来,一年一度一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规模从小到大,层次从低到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从简单的一项祭祀祈福活动,发展成为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系列活动,到现在已经成为台湾最具知名度、最具活力、最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