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52)
期刊(1867)
学位论文(450)
图书(353)
视频(129)
会议论文(37)
图片(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252)
期刊 (1867)
学位论文 (450)
图书 (353)
视频 (129)
会议论文 (37)
图片 (2)
按年份分组
2015(143)
2014(2557)
2012(641)
2011(614)
2010(500)
2007(141)
2004(44)
2003(18)
2002(12)
1994(3)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137)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4)
学术研究(10)
艺术探索(2)
音乐爱好者(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1)
三明学院学报(1)
社会科学评论(1)
惠文设计印刷有限公司(1)
“在路上”的千回望:马卡丹散文论
作者:黄发有 杨会  期号:第5期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情结  客家人  文化散文  家园意识  身份认同  游记散文  散文集  客水  追根溯源 
描述:马卡丹是客家人,从上世纪90年代致力于散文随笔创作以来,笔耕不辍,他的散文以真挚的情怀追忆着客家,诠释着客家,他以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为客家文化孜孜不倦地做着注脚,为客家民族精心制作着一张张饱含深情
论中央苏区的客家教育
作者:邬开荷  期号:第6期 来源: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30年代  教学方法  客家地区  教育发展  毛泽东  学龄儿童  教育事业  领导干部  教育体系 
描述: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的客家教育兴旺发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推动了红色政权的建设。本文拟初步探讨30年代中央苏区客家教育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与历史作用。
从古契书看粤东梅县传统社会的原动力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契书  广东  梅县  传统社会  原动力  客家  族人  宗族社会  民俗  生计  民间社会 
描述:本文之古文书主要是指传统社会中宗族组织与民间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中的碑记、谱牒、契约、合同、算薄字据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界前辈陈翰笙、冯和法、傅衣凌等,就已注意到对古文书的搜集和研究,①50年代,徽州民间契约文书的大量发现,显现了从民间发掘古文书的巨
从梅县与高雄屏东的古文书看客家民俗的变迁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俗习惯  中国  客家 
描述:本文之古契书主要是指传统社会中宗族组织与民间社会中的经济与文化活动中的碑记、谱牒、契约、合同、算薄字据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界前辈陈翰笙、冯和法、傅衣凌等,就已注意到对古契书的搜集和研究,50年代,徽州民间契约文书的大量发现,显现了从民间发掘古契书的
2004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感言——综述
作者:谢重光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做感言比较合适。
中国五大方言分裂年代的语言年代学试探
作者:王育德  期号:第8期 来源:当代语言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区  广州方言  年代学  分裂  苏州方言  客家方言  现代方言  汉语  对照表  吴越 
描述:,东齐,青徐,(4)燕,晋之北鄙,燕之北鄙,(5)陈楚江淮之间,(6)南楚,(7)吴越。其中秦晋语记述特详,似有标准语地位。燕之北鄙,南楚,吴越似不属汉语。问题是古方言如何过渡为今方言状态。
大成集汉隶 一开书风:伊秉绶书法浅析
作者:郭舒  期号:第10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风  汉隶  中国书法  隶书  扬州八怪  碑学  二十年  帖学  书法风格 
描述:骚;较黄慎后67又有一名贤杰出生于此,这便是一书坛巨擘的伊秉绶。
一部集大成的名著——《粤东之风》
作者:刘佐泉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之风》  集大成  香港大学  名著  清华大学  中山大学  中央大学  中国学术 
描述:升讲座教授,1968荣休,为珠海书院创立中国文史研究所,以所长、香港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卒于1978。著作等身,成书40余种,论文200篇强。为唐史、民族史、交通史、香港史专家,客家学、族谱学始创者,国际汉学交流桥梁人物,五、六、七十七年代香港中国学术泰斗。[第一段]
擂皮子七七
作者:孙国亮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政  圆楼  皮子  盐酥花生  洛克  秘方  地瓜干  火笼  救济  土楼 
描述: 地点:闽西客家土圆楼聚集的某村 时间:本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 人物:(人物年龄均指出场时的年龄) 七七 5或6岁,村民。 金有余 七七的父亲。 付森辉 30岁,闽粤赣边区党委负责人,后任省委领导。 钟玉华 18岁,付森辉秘书,后任某币市长。
庠序的桃花源:香港一所客家村校的办学历程
作者:关之英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香港  客家人  村校 
描述:00名学生。到90年代末,香港由于出生率下降,适龄学童大减,"从谦学校"在2004接到香港教统局的"杀校令",在20078月底停办。通过对"从谦学校"的办学历史的叙述,可清晰地了解客家人办学的观念,以及香港社会发展的转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