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990)
期刊(1400)
视频(668)
图书(354)
学位论文(171)
会议论文(32)
图片(1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990)
期刊 (1400)
视频 (668)
图书 (354)
学位论文 (171)
会议论文 (32)
图片 (11)
按年份分组
2015(676)
2014(1799)
2013(372)
2010(338)
2009(180)
2007(73)
2004(27)
1991(7)
1981(2)
198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19)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7)
神州民俗(10)
大众文艺(7)
民俗(6)
怀化学院学报(3)
神州民俗(学术版)(2)
科技咨询导报(1)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地理教学(1)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及应用
作者:谭东辉  期号:第8期 来源:兰台世界: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影视  多媒体数据库  赣南客家  民俗 
描述:依据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将有效地解决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影视管理中的数字化问题,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对其进行深化研究、挖掘与整理,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研究搭建一个更加宽阔、真实的平台。
土客冲突、商镇发展与民俗创造:江西上犹营前圩的个案研究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1期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民俗  赣南  门榜  九狮拜象 
描述:拜象。可以说,营前地区独特的两种民俗———"门榜"和"九狮拜象",并非单纯的"客家民俗",而是营前各宗族历经土客冲突与融合,面对变动的社区政治经济格局,对原有民俗的"发明"和"创造"。从本质上
紫金民俗三例
作者:龚火生  期号:第5期 来源:广东史志(视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  房学嘉  婚俗  学院  习俗  婚丧 
描述:一、特殊婚俗笔者曾于《九和镇的宗族与民俗》一文的婚丧喜庆习俗中,对鬼婚这一特殊婚俗作了简要介绍,现据嘉应学院客家学院房学嘉教授的指点对该内容补充如下:
从永安安贞堡的壁画看客家民俗与民性
作者:黄道宾  期号:第3期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贞堡  壁画  客家  民俗  民性 
描述:安贞堡是客家人来永安后结合本地实际兴建的围龙屋式的建筑。安贞堡的一些壁画作品折射出客家的民俗意识和客家民性。这些作品是客家民俗与民性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大量的民间美术信息,同时也体现出多民族和多地区文化的融合。
攸县民俗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绿色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铁水  民间  民俗  城关  龙舟赛  龙船  胡子  长调  客家山歌  新中国成立初期 
描述:攸县民风民俗淳厚,历史悠久。经"非遗"普查,攸县境内现有"非遗"门类15个、条目358个(涉及15个乡镇),已进入田野调查和入库项目有72项,其中有"省保"项目1个——《贾山皮影》、"市保"项目6个、"县保"项目35个,属"非遗"大县。
始兴县的客家民俗及其特色
作者:曾汉祥  期号:第1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地方文史  始兴县 
描述:始兴县是粤北的纯客县,其传统经济、宗族结构、民间宗教和建筑文化都呈现出浓厚的客家特色。
客家民俗中的健身文化现象解析
作者:曾桓辉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健身文化 
描述: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客家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特征进行分析。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又由于自身的文化特征,往往与客家的节日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形态相互结合在一起,在历史上对于改善和活跃客家人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嘉应学院“传统 民俗 爱心”爱心晚会的美学赏析
作者:叶惠薇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报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爱心晚会  传统  民俗  爱心 
描述:共同体现的"延续性"成为了晚会的核心价值,这些文化内涵和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和客家人的生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深层次的意义和影响,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上刀山,遇火海,客家民俗绝技重现“江湖”
作者:练健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中国 
描述:上刀山,遇火海,客家民俗绝技重现“江湖”
福建特殊文化与彼岸的回声
作者:徐晓望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台湾  特色文化  世界意义 
描述:福建文化的特殊性展现于福建本土的特色文化,即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福建特色文化传播到台湾以后,在台湾获得了大发展,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展现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