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可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原所长): 挖掘名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罗可群
古直是令人敬仰的学问家、教育家、爱国者,宣传古直就是宣传客家精神、就是宣扬客家文化,是研究客家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梅州大多数人不了解古直,但我认为:“是金子始终都会发光的,古直是客家人的代表之一,是客家人的骄傲。”15年前,我写了一篇《南社诗人古直生平及其爱国思想》,
-
扮靓家园彰显特色 建设令人向往的客家乡村
-
作者:谢航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在4月24日举行的梅州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上,与会的市、县、镇、村干部进行认真讨论,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市住建局局长谢航和市林业局局长凌松宏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现将其发言文稿
-
保护客家文化生态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水袖漫舞舞出汉剧神韵。(高讯摄)
梅州获授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脱颖而出。以此为新起点、新契机,梅州将做旺文化事业、做特文化产业,掀起新一轮文化强市建设热潮,为绿色的经济崛起注入强大动力———
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正式落户,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梅州作
-
加快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颖
参加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增强了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使我逐步提高了服务县域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履职能力,让我对大埔县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有机结合有了很好的启示。
一、抓好“135工程”,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一是推进1个“文化名城”。加快推进
-
台湾: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开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5月12日,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开园,典礼主办方特别引用台湾文建会主委龙应台女士的话语:“让文化跨越政治的藩篱,强调重视文化保存。”据悉,台湾客委会近年来着力打造“南六堆、北苗栗”两个国际级客家文化园区,屏东六堆园区已于2011年10月开园。苗栗客家文化园区占地11.1公顷(约166亩)
-
长汀客家代表建筑“大夫第”竣工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今年1月开工建设、占地6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的客家代表建筑——大夫第工程建设项目在龙岩长汀县城汀江河畔全面竣工。据该县名城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一江两岸”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1.2
-
盛会撬动绿色的经济大发展 山歌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第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泽君和嘉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亮胜共同签订战略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钟小丰摄)
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山歌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一届
-
把客家文化发扬光大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朱迪光(左)与央视《客家足迹行》摄制组在桥溪村继善楼讨论摄制工作。
梅县博物馆馆长朱迪光,最近一直忙个不停,记者的采访为此推迟了好几次。失约是因为他的工作性质,对于为地方文保事业奔波的朱迪光来说,8小时外的加班是家常便饭。
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朱迪光在博物馆工作了30多年,他既要到田头地尾、山村荒
-
抓基础,树品牌,文化事业步步高 我市被授牌为国家级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东省晋京献礼演出的剧目《桃花雨》由我市创作排演。(古礼贤翁尚华摄)
[辉煌十一五]
回眸“十一五”,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大力挖掘整合客家文化资源,5年间,公共文化服务亮点频现,文化艺术创作好戏连台,客家文化旅游产业进
-
全力建设客家文化名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日前,大埔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全县上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破难攻坚,全力建设客家文化名城,打造陶艺产业